“开门红”!全球领先跨国药企落地成都
又一全球领先跨国药企
武田中国创新中心落地成都
四川发展轨道交通智能装备产业园
项目一期主体完工
规划年产能1.5亿片
亚通全国总部项目预计2月底封顶
国泰真空复合集流体真空镀膜设备
研发生产基地项目
预计5月竣工
锦江区龙王庙正街小学
提前完成主体封顶
……
近期
成都一批项目建设刷新“进度条”
武田中国创新中心
正式落地成都高新区
1月20日,成都高新区与武田制药在成都天府新城会议中心举行签约仪式,武田中国创新中心正式落地成都高新区。这是全球领先跨国生物医药企业在成都高新区的又一重大布局,也是成都高新区2025年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引进的“开门红”高能级项目。
据了解,武田制药(Takeda)创立于1781年,总部位于日本东京,专注于肿瘤、罕见病、消化和神经科学四大核心治疗领域的药物研发,并在血液制品及疫苗领域进行专项研发投入,是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企业。武田制药是较早布局数字疗法的跨国医药企业,其用于辅助治疗罕见病——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剂量计算软件(myPKFiT)是中国首个支持血友病药代动力学(PK)指导下的管理工具。
根据协议,武田中国将在成都高新区投资设立武田中国创新中心项目。作为武田制药在中国布局的数字医疗领域创新中心,该中心将以推动数字医疗创新为使命,整合先进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优势,赋能公司现有业务。同时,该中心还将积极开发数字医疗产品和解决方案,以期为中国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个性化治疗体验,并适时推广全球。此外,双方还将携手本土及全球合作伙伴,充分发挥武田制药品牌效应与生态圈集聚势能,共建数字医疗产业联盟,赋能数字医疗产业生态圈,推动数字医疗创新成果的规模化和商业化落地。
四川发展轨道交通智能装备产业园
项目一期主体完工
力争5月迎企入驻
记者1月20日在成都新津采访了解到,四川发展轨道交通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作为当地的重点项目之一,正在这一波建设热潮中加速推进。截至目前,项目一期主体建设完工,力争5月实现企业入驻。
项目现场执行经理曾俊红告诉记者,该产业园一期占地面积103亩,建筑面积86470平方米,计划在年前完成基础设施收尾工作,力争在5月份实现企业入驻。春节过后,将同步推进占地120亩、建筑面积89000平方米的二期项目开发。
四川发展轨道交通智能装备产业园产业核心区项目总投资约6.6亿元,是四川发展园区公司围绕四川省“5+1”现代产业体系规划布局投建的重点产业引导项目。目前,园区已招引多家企业,签约率超80%。
规划年产能1.5亿片
亚通全国总部项目预计2月底封顶
走进位于郫都高新技术产业园的亚通全国总部5G功能膜材基地项目,塔吊转动,建筑拔地而起。现场工人忙碌,或绑扎钢筋,或浇筑混凝土。工程展板标注规划,材料堆放区整齐有序。
据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张舒雯介绍,项目占地约25.3亩,总投资约5.2亿元,其中生产厂房30338平方米,研发区域2500平方米,办公区域3000平方米,配套区域4500平方米。
该项目于去年9月底开工,目前正在进行三层主体施工,可充分保证项目在2月底主体封顶,5月底完工。
据介绍,亚通全国总部5G功能膜材基地项目主要从事OLED导热屏蔽材料、光学胶、膜系列、折叠显示屏支撑件BKT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项目建设期内,项目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开展研发可量产的半导体功能膜(切割蓝膜、温控膜、DAF膜)、5G+频屏蔽膜、显示光学膜材等功能膜生产线。
项目建成后,将打造9条产线,规划产能1.5亿片/年,进一步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条,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国泰真空复合集流体真空镀膜设备
研发生产基地项目
预计5月竣工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成都温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国泰真空复合集流体真空镀膜设备研发生产基地建设现场,只见机械车工程车来回穿梭,工人们正铆足干劲加油干,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国泰真空复合集流体真空镀膜设备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效果图
据了解,国泰真空复合集流体真空镀膜设备研发生产基地建筑面积约为2.8万平方米,主要建设2栋钢结构厂房、1栋综合楼、1间门卫室及总平工程。目前已完成主体封顶,完成总体进度约75%,其中钢结构厂房完成约80%,综合楼完成约50%,总平完成50%。预计2025年5月竣工。
“项目建成投运后,每年可生产500台复合集流体真空镀膜设备,每年可增加5亿元产值。”国泰真空总经理助理李哲说。
锦江区龙王庙正街小学
提前完成主体封顶
临近春节,锦江区龙王庙正街小学工程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日前,该工程提前实现主体结构封顶,“跑步”进入装饰装修、机电安装和总坪阶段。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物管用房、厨房、餐厅、报告厅、教职工篮球场、机动车库、设备用房等。”承建单位中国五冶集团项目负责人刘胜豪介绍道。
从功能上看,整个项目包含1座6层高的综合楼,以及地下2层的地下空间,地下设有一座体育馆、一个报告厅以及餐厅等。项目为了最大程度拓展学生活动空间,在屋顶建有1个小型足球场及乒乓球场,可供学生课余活动。除了屋顶的空间外,校园内还有一个篮球场和排球场重叠的区域,以及运动场跑道等供学生活动。
“我们在春节前再次梳理优化了工期,加大了对人、材、物的投入,主体结构比原计划提前了10天完成封顶。接下来我们将全力以赴冲刺竣工验收节点,确保项目如期交付。”刘胜豪表示。
建成!成都虚拟电厂项目+1
近日,成都东部新区虚拟电厂及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在简州新城顺利建成,即将进入调试阶段。该项目作为成都市虚拟电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虚拟电厂+分布式能源”的创新模式,全面提升区域能源供给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助力成都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简州新城新经济产业园A区分布式光伏项目
“与传统电厂不同,它无需建造大型发电设施,而是通过调节发电和用电资源来参与电力市场和保障电网运行,因此建设和运营成本要低得多。”搭建运营新区虚拟电厂的简投集团副总经理熊伟解释道,“比如,为了满足峰值用电需求,传统发电厂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而虚拟电厂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调节能源负荷,可以大大减少用于电力基础设施提升的开支。”
熊伟介绍,当前,成都东部新区虚拟电厂已初步完成“一中心+两端”平台建设工作,核心的虚拟电厂调度系统与业务系统已完成开发部署。目前,成都东部新区虚拟电厂已成功接入简州新城新经济产业园A区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该项目融合了园区级的源网荷储互动系统,其中包含2.11兆瓦峰值光伏、820千瓦/1796千瓦时的储能、120千瓦的V2G充电设施,各类能源要素广泛齐全;正在接入的还有蜂巢能源成都基地19兆瓦峰值光伏项目、蜀道建科6兆瓦峰值光伏项目。这些光伏发电项目在企业无法完成全部消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余电上网”的形式并入电网进行市场交易,从而达到聚合能源资源,优化资源分配的效果。预计到2025年6月,用电量较大的企业约78家将接入系统,形成区域级的源荷互动体系,预计弹性可调能力达27兆瓦。
蜂巢能源成都基地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通过分析发电和用电数据,平台可以根据电网需求和市场价格,智能调配各类用电资源,从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同时确保电网运行稳定。”熊伟介绍,例如,在用电高峰时段,一些企业可以通过调整生产计划减少电力负荷,从而获取电力市场收益。这种模式,可以让企业和电网实现良性互动,保障企业有序生产。
资料来源:金温江、天府郫都、成都东部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