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动、定政策、送礼包…新春创新不停,成都全市高位抢跑“热力满格”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大假后首个工作日,成都各区(市)县纷纷围绕高质量发展、一季度“开门红”、“立园满园”等相关工作,定目标、明任务、理思路,推出系列创新举措,以最饱满的热情,为加快发展凝心聚力。
以首发经济促消费
锦江区“春熙行动”打造首发品牌矩阵
春节后首个工作日,锦江区重磅发布《锦江区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领跑计划(春熙行动)》。该计划以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为导向,以“春熙行动”为抓手,从聚集优质企业品牌、支持企业发展壮大、打造首发品牌矩阵等10个方面,明确了具体任务与工作目标。
2025年,锦江区将落地重大产业化项目10个以上,引育总部型和平台生态型企业各10家以上,促进创新成果转化10个以上,举办“首发春熙”全球新品首发季等活动30场以上,推动首发经济产业规模大幅增长,带动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50亿元以上。
抢抓“立园满园”
锦江、新津惠企业政策直达企业
为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立园满园”行动工作部署,锦江区紧盯科技成果转化关键环节,持续在引育高成长企业上加压奋进。2024年,锦江区发布千亿基金矩阵,加快1000万平方米园区载体建设,推动10万名科创人才进园区,落地了全国首个鸿蒙生态产业园、全省首个边缘智能实验室和类脑智能创新中心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增速全市前列,创新引领动能不断增强。
“新春第一会”上,《锦江区高成长企业引育赋能助跑“白鹭计划”(2025-2027)》正式发布。“白鹭计划”进一步明确,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以“立园满园”行动为抓手,大力实施数字经济培育工程、现代服务业培育工程、工业智造培育工程,大力引育“有根企业”和“镇园之宝”。2025年招引高质量高成长企业80家以上。到2027年,持续壮大高成长企业培育库,新引育高成长企业250家以上;新增营业收入千万元级高成长企业150家以上。
同时,围绕“立园满园”行动,《新津区“1+3+1”政策体系》正式发布,助力政策红利从“纸上”落到企业“账上”,让政策更加精准快速直达企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新津区“1+3+1”政策体系》分为1个民营经济品牌政策、3个产业专项政策、1个人才支撑政策三个维度。《政策》始终坚持“诺诚必践、方便兑付”的原则,持续完善“政策找企业”平台功能,提升政策匹配精准度、“免申即享”覆盖面和“易申快享”直达率,让政策资金更加高效便捷惠及企业主体。
礼遇创新人才
郫都、彭州人才“大礼包”火热发放
在礼遇创新人才方面,春节假期刚过,郫都区便带着十足的诚意,开启了新一年的人才引进步伐。2月5日,春节假期结束后的首个工作日,郫都区精心筹备的人才落户大礼包正式发放,向每一位选择在此扎根的人才,送上了诚挚的欢迎与祝福。
据了解,为深入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源源不断吸引优秀人才落户,郫都区委人才办联合区公安分局为新落户人才发放大礼包。自2025年2月5日起,以人才方式落户郫都区的前500名新市民,都将获得这份特别的礼物。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新市民的归属感,也充分展现了郫都区对人才的重视与关怀,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营造良好环境,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同样,为有效解决企业反馈较多的“人才短缺,特别缺乏创新人才”共性问题,2月5日,彭州重磅推出了《彭州市优环境促发展礼遇企业十条措施》,进一步践行“需求在哪里,改革就指向哪里”的营商环境理念,创新地将人才评定权利赋予企业,充分尊重企业的自主选择权,政府则全力为企业评定的人才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服务保障,推动彭州在营商环境体制创新探索上实现重要进展。
《礼遇企业十条》政策措施涵盖交通出行、金融支持、政务服务、人才保障等十个方面,可归纳为“三免”和“七有”,“三免”措施致力于为礼遇人才降低交通出行成本;“七有”措施则致力于为人才打造优质的创新创业和生活环境。该政策措施以“政策找企业”方式执行,由市级相关部门“点对点”精准推送政策上门,通过“免申即享”的方式让企业获得政策的利好。目前,彭州正陆续为享受《礼遇企业十条》的人才发放礼遇卡,人才只需在指定服务地点出示礼遇卡即可享受相应的礼遇。
175个重大项目复工
成都按下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建筑工人各司其职,大型机械紧张忙碌……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成都重大项目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2月6日,记者从成都市发展改革委获悉,春节假期过后,成都市175个在建重大项目已陆续复工建设,吹响高质量发展“冲锋号”。
2月5日,正月初八,沃飞长空全球总部基地迎来复工,项目现场呈现出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项目现场,工人们个个精神抖擞,他们身着统一的工作服,头戴安全帽,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目前,项目正在进行临时设施的建设和材料清运工作,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我们计划在2月11日开始进行旋挖灌注桩的静载及其他检测实验,这是基础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沃飞长空全球总部基地基建部负责人胡遥表示,预计2月13日,我们就可以正式开始基础部分的施工了。预计今年完成项目的基础建设和封顶工作,2026年完成设备和投产工作。
为助力全市重大项目节后迅速复工,冲刺一季度“开门红”。市发展改革委全面摸排全市2025年重点项目节后复工复产计划、复工存在的问题、项目服务保障需求等情况,会同各区(市)县和相关市级部门(单位)推动项目节后尽快复工。截至2月5日,全市新开工和在建批次的重点项目中,轨道交通四期、市域铁路(成德线、成眉线)、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等175个重大项目已复工建设,其中,重大产业化项目69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66个、社会事业项目40个。未复工的项目中,25%的项目将在2月7日(正月初十)前复工,95%的项目将在2月13日(正月十五)前复工。
资料来源:锦江发布、彭州发布、成都新津、天府郫都、锦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