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印发重要方案!涉及职称互认、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等
统筹推进川渝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推动跨区域人才职称互认、推广跨省市公交地铁“一卡通”服务模式……近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进一步强化川渝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内容聚焦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为川渝两地发展注入新动力。
其中,聚焦就医方面,《行动方案》要求,推进跨区域就医便利化。推进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电子健康卡“扫码互认”,实现区域医疗健康服务“一码通”。依托“医保钱包”,开展个人账户共济业务,统筹推进川渝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优化异地就医经办管理,持续拓展门诊慢特病结算范围。推进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就业创业方面,《行动方案》指出,要共建就业服务体系,探索劳动者工资支付异地救济制度;推动跨区域人才职称互认,联合发布紧缺人才目录。还要推进社会保障衔接,推进工伤认定和保险待遇政策统一,开展工伤保险关系转移试点;推进社会保险公共服务事项跨区域“一网通办”和数据互通共享;推广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一卡多用”服务模式。
住房交通方面,《行动方案》明确,推动住房保障政策体系协同,共同将常住人口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深入推进住房公积金跨省域转移接续和互认互贷,支持川渝灵活就业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对于公共交通,将持续增加跨省城际公交线路;推广跨省市公交地铁“一卡通”服务模式,提升川渝航空、铁路、公路等交通枢纽互联水平。
社会治理方面同样亮点纷呈,将打造2小时应急救援圈;在跨界毗邻地区,按可达性统筹120、110等热线服务范围。此外,加快推进川渝公安便民服务事项“全域通办”;推进居住证信息互通、电子身份证(凭证)互认提质扩面,深化户口迁移、出入境管理等便利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