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时评|致敬黄旭华院士:无声却震耳欲聋的一生

来源:看度新闻 2025年02月10日 18:26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遗体送别仪式今天上午10点在湖北武汉举行。送别仪式现场,鲜花被摆放成了潜艇的模样,不少群众自发赶来,缅怀这位为国家核潜艇事业奉献一生的功勋科学家。

这段时间正在上映的电影《蛟龙行动》,是我国第一部核潜艇题材电影,惊心动魄的剧情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震撼。但实际上,银幕之外,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历程远比电影更为曲折、惊险。影片中有一句台词——“生命中总会有一些选择,而我选择了前行。”用这句话来形容以黄旭华院士为代表的我国核潜艇事业先行者,真可谓恰如其分。正是他们亲自缔造并见证了中国核潜艇从无到有、从“追赶”到“领跑”的逆袭之路。

1958年,因政治素质过硬、专业技术精湛,黄旭华被秘召进京,从此“人间蒸发”,他隐姓埋名30年,开启了志探“龙宫”的深潜航行,将满腔热血和智慧付诸中国核潜艇事业。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面对无图纸、无专家、无援助、无设备、无经验等多重困难,黄旭华院士带领科研人员,仅用13年时间就走完了美苏至少要用30年才能走完的核潜艇研发之路。

2014年,黄旭华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给他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的:“在惊涛骇浪的孤岛,他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在一穷二白的年代,他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他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这是黄旭华院士一生的写照,也是为国深潜的科技工作者孤勇前行的写照:他们赫赫而又无名,他们的一生,无声却又震耳欲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