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④|百年祠堂,老街“新”声
街巷是中国城市空间格局的重要符码,也是一座城市最好的舞台。今天的《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 ,跟随记者一起走进成都祠堂街,看百年祠堂的老街“新”声,感受城市的温度与脉搏。
位于成都市中心的祠堂街,紧邻天府广场和人民公园,这条不到300米的街道,凝练了300余年的历史。在上个世纪,祠堂街已成为成都的文化聚集地,作为成都人眼中的“文化街”,这里汇聚了全城70%的书店,各类文化场所云集,如四川美术协会、金秋茶社、新华日报驻成都办事处等。
百岁老党员孙汤金曾在祠堂街从事地下革命工作,在他看来,自己与祠堂街的关系,是地下党上对下联系的地方。“春熙路热闹的是商业,祠堂街热闹的是文化。”孙汤金说道。
如今,拥有300年历史的祠堂街在保留过往故事的同时,也从年轻血液里获得了新生,不仅有各类特色店铺的入驻,还有美术馆等文化艺术场所,让人在感受历史的同时,也能体验到现代生活的魅力。
自我市启动城市有机更新工作以来,老街焕新归来,传统老建筑的“慢与旧”和时尚街区的“新与潮”,在这条街上“碰撞”出别具一格的火花。
“我们来过祠堂街很多次,印象十分深刻。”据西南交通大学世界遗产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宇介绍,祠堂街在修复以前的时候,当时已经是一个“大杂院”,“祠堂街的建筑并没有按照一个模子来做,而是每一个建筑都有不同的样子。大家都在这里来交换思想,所以祠堂街就有了特别多的书店。”张宇介绍道。
老街、艺术、烟火气、文脉、新潮,从百年时光中走来的祠堂街,像是一本永远也写不完的书,一代又一代的成都人,都是这本书的作者,而祠堂街的故事,永远未完待续。
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新春走基层报道组:邱力 张珈语 廖伟佳 李钉 马骐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