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为何“追问”委员?这场生动的“面对面”为成都发展蓄势赋能
2月24日下午,成都市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委员·局长面对面”活动现场座无虚席。政协委员与市发改委、科技局、文广旅局等22个市级部门负责人围桌而坐,围绕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4个领域展开交流讨论。
一个下午的互动中,既有直指痛点的犀利提问,也有务实坦诚的详尽回应,在“问与答”的思维碰撞中,一幅2025年成都高质量发展的蓝图渐次清晰。
从蓉品“出川”到“出海”的务实探讨
“这个问题请交给我们局来回应!”“还有时间,我再补充一个建议!”活动刚刚开始,不少委员已提前到场与部门负责人热络交流。值得关注的是,“成都造” 怎样实现出川出海这一话题热度居高不下。聚焦绿色建材产能过剩的问题,政协委员马平率先抛出问题:“我们如何更好地借助‘一带一路’政策,让大型绿色建材能顺利出海?”市口岸物流办党组书记、主任曾虎当即亮出“路线图”:为大型材料出海成立问题专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源头一站式解决问题。
“今天来提问的政协委员,大部分都提到了‘蓉品出海’这一主题,其中有农产品,也有成都本土的文创产品。”成都市商务局外贸运行处处长吴晓星告诉看度新闻记者,来自彭州市的委员提到,当地有一些特殊的蔬菜存在出口问题,若仅依靠农户进行出口,难度较大。因此,她建议区属国有企业或龙头民营企业带头整合各农户的资源及生产能力,以标准化的方式指导农户进行生产和加工,实现全过程可溯源。在此过程中,对接专业的认证检验检疫机构,为相关生产经营主体开展适应国际市场的标准体系建设或认证等方面的工作。
甘孜州的松茸到成都进行分拣中转,再通过国际化的交通枢纽运往全国、全球各地,如何能够进一步缩短时效,降低运输的物流成本?政协委员达哇卓玛带来的问题,全部得到了回应和解决:“低空经济赋能,专项对接处理,今天得到这样的答复,我感觉非常满意!”达哇卓玛表示,松茸出山出海需要和时间赛跑,正如“委员和局长面对面”,也代表着各部门解决难题的时效。
从“拼经济”到“惠民生”的全景关切
“丁局长,您如何评价这种模式?”活动现场,皮建军委员邀请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丁小斌点评分析。科技成果如何有效转化?成都双流已经找到了一种模式,那就是发挥链主企业资源、经验优势,形成市场经济效益。皮建军说,将成都本地的科技成果转化成商品,看似容易实则难做,“我们也在积极学习杭州等地的经验,通过这种模式发挥成都优势。”丁小斌表示,通过链主企业将科技策源地资源转化为财富这一模式收获了一定的成效,下一步将对其持续优化推广,落地打造更多成都科技产品、工业精品。“对于此,成都的特色园区也在定点发力。”丁小斌提到。
委员们的提问既有宏观战略层面的思考,也不乏民生细微处的体察。
针对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的相关问题,政协委员邓凯表示,随着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预制菜的界定标准与公示要求仍不明晰,作为享誉世界的美食之都,成都可作为试点城市,率先探索有效机制体制,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同时,推动餐饮行业的长远发展。“市场监管局的负责人告诉我,他们也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且正在联合多部门共同讨论应对方法,探索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
当政协委员彭小利问及“博物馆应当如何高质量发展”时,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邱伟给出了“三步走”解法:绘制成都的博物馆地图;针对运营人才进行专门培训;降低民办博物馆运营成本的同时筹措资金支持其发展壮大。“去年落实了1300万的资金,今后或许还可以加大。”引发在场委员的热烈讨论。
从“面对面”到“实打实”的高效互动
“商业项目运营的水电气成本能否降低一些?”静静等待上一名委员交流完后,罗知斌委员向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王锋君提出了疑问。“我们都不愿看到繁华的商业体闲置下来,之后会协同商务、税务等相关机构部门努力去控制、降低商业运营成本。同时,商业自身也要积极面对各种挑战。”王锋君在答疑的同时连忙“追问”道:“除了降低成本,盘活闲置商业,委员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委员回答说:“希望能够出台一些对应的政策来引导商业积极转型,双方共同发力——永辉学习胖东来是很好的案例。但不同领域侧重有所不同,有时候需要有人告诉我们‘去学习谁’。”一场面对面活动,让双方都收获满满。
此次活动持续了将近3个小时,现场22个市级部门共接受289人(次)市政协委员咨询,当场解答各类问题436个。多位委员在会后表示,这种“零距离”对话为政策的落实纾困解难,也为履职找准了着力点。正如政协委员朱星伟所言:“局长们的回应没有空话套话,我们能真切感受到政府与企业‘拼经济’的同频共振。”
“相比去年的‘面对面’活动,今年不仅场地扩大了,每个部门分管各领域的负责人也都到场答疑解惑,给我们准备的资料也更齐全了,体验非常好。”在政协委员邓凯看来,在会议召开前参与 “局长面对面” 活动,与政府职能部门展开深入沟通交流,不仅能为撰写提案积累素材、拓宽思路,还能为会议期间的小组研讨提供有力支撑,让研讨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成都市“两会”开幕在即,此次活动是“两会”创新协商形式的缩影。问的是发展大计,答的是责任担当,拼的是城市未来,这就是成都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