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绿化带“瘦身”成左转道 蜀龙路晚高峰拥堵指数下降72%
车流排队长度由实施前的1公里缩短至200米、晚高峰拥堵指数由3.77下降至1.018、下降幅度约72.93%……3月4日,看度新闻记者从市公安局交管局了解到,近日来,成都蜀龙路绿化带“瘦身”变成左转道,缓解了路口晚高峰拥堵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蜀龙路是连接新都区与成华区的重要放射性道路,早晚高峰时段通勤交通量非常大,呈现明显的潮汐现象。由于沿线的湖山路口、湖光路口方向未设置左转、掉头专用车道,造成湖山路口出城方向掉头车辆、湖光路口进出城方向左转车辆拥堵现象突出,并与直行车辆相互干扰,影响路段通行效率,尤其在晚高峰时段,路口拥堵严重,给市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该区域的整体交通运行效率。
整改后的湖山路口出城方向
近日来,为有效解决拥堵,市公安局交管局同相关单位展开详细的现场勘察,并对交通流量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虽然路口掉头及左转交通量不大,但随着道路沿线业态丰富,蜀龙路早晚高峰进出城车流量日益增加,排行转弯车辆对进出城直行车辆干扰严重,现有车道设置已不匹配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尤其是晚高峰湖山路口南进口无专用掉头车道,成为制约路口乃至蜀龙路出城方向一线直行交通流通行效率的瓶颈。
整改后的湖山路口进城方向
“对蜀龙路湖山路口、湖光路口中央绿化带进行合理调整,通过切除部分绿化带,硬化为车行道,设置为专用左转(或掉头)车道,并设置左转方向指示灯和掉头信号灯控制,消除左转(或掉头)车辆与主线直行车流的交通冲突,最大限度提升主线通行效率。”据市公安局交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蜀龙路湖山路口、湖光路口拥堵治理措施实施以来路口左转、掉头车辆对直行车流的影响明显改善,通行能力大幅提升,车流排队长度由实施前的1公里,缩短至200米,晚高峰拥堵指数由3.77下降至1.018,下降幅度约72.93%。
下一步,市公安局交管局将持续关注蜀龙路沿线路口交通组织调整后的车流量变化,持续优化路口信号灯配时,完善区域拥堵治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