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必入川:“安逸”背后的奋斗密码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这句俗语流传已久,自媒体账号《少已入川》主理人,90后山西小伙杨凡以“少不入川已不在,为何八方入川来?”作为口号,用150多个“新老成都人”的鲜活故事,打破了“少不入川”的刻板印象。访谈里,受访者提到“成都是一个很有活力的少年,靠着自己的努力不断攀登”,这与许多成都青年的奋斗轨迹相契合。
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成都为青年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生活可能:既能保持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又能在安逸之中找到奋斗的动力,“少必入川”已成为潮流趋势。
截至2月27日,全市在运营青年人才驿站31家,实现23个区(市)县全覆盖。图据青聚锦官城
活力成都,让未来更有希望的“追梦人”
青年是城市的活力之源,人与城“双向奔赴”的故事每天都在成都上演,仅2024年就有超过51万年轻人到成都创新创业。与大多数“蓉漂青年”一样,成都成为了《哪吒》主创团队逐梦启程的地方,现象级IP“哪吒”的背后是众多青年长期奋斗拼搏的必然结果,更是成都建设人才聚集高地的真实写照。当前,成都正在深入实施“蓉漂计划”“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人才新政迭代升级至3.0版本,在全国率先推行“先落户后就业”“先安居后就业”,这些政策的落地将加快塑造和充分释放“人才红利”,为“饺子们”创新创业厚植沃土。
幸福成都,让青年心生向往的“烟火气”
这座雪山下的公园城市连续16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既是繁华现代的西南大都会,又沁润着千年市井烟火气,这里有展示着古蜀文明辉煌成就的金沙遗址、麻辣鲜香的火锅串串、星罗棋布的百年老茶馆、密织成网的天府绿道、可感可及的民生福祉,包罗万象的成都造就了当地人乐观豁达的性情,在他们心里“没有什么事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工作之余到成都的街头巷尾走一走,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尽数藏在“巴适得板”的赞叹里。
奋进成都,让产业聚链成群的“生态圈”
作为新一线城市,成都市营商环境政策体系建设已经迈入6.0时代,产业建圈强链、“立园满园”行动如火如荼地开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2个万亿级,集成电路、高端软件、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蓬勃发展,链主企业、产业基金、领军人才等要素集聚共生,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纷纷落地,众多初创企业茁壮成长,已拥有医联、茶百道、新潮传媒、准时达、威斯克生物等9家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居中西部第一,处处充满着发展机遇。
今天的成都是近悦远来的安逸巴适之都,更是一座拼搏奋进的创新创造之城。“少必入川”也不只是一句新潮口号,而是逐梦青年的坚定选择。人才聚、安居乐、产业兴,八方英才扎根成都、圆梦成都,共同奏响新时代奋进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