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到点下班” 咋成了企业“恩赐”?
反内卷的风吹到哪儿了?两会代表委员倡议888工作制,8小时工作、8小时睡眠、8小时留给生活;美的集团强制员工18点20下班,曾内部发文要求减少“表演式工作”;同时,大疆也强制员工晚上9点必须下班,为嘛大疆没有赢得太多掌声?可能矛盾就在于,如果工作量没变,强制下班会不会变成只是换个地方加班?
大疆最近“晚上9点强制清场”的规定刷爆网络。这波操作看似让打工人重获生活,但似乎有些网友们并不买账,反而吐槽:“晚上9点下班也算福利?大疆深圳总部技术部门员工蔡某告诉第一财经记者,2月27日,主管在部门组会上提出,为了大家的健康着想,不提倡过度加班,没有必须完成的任务,那就早点下班回家,“必须9点下班”。
什么叫过度加班?过度加班和加班界限在哪里?这个很模糊,在我看来,貌似只有到点下班和加班两种。目前,大疆公司到了晚上9点,各业务单元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变身“赶人小分队”,员工们上演“一分钟撤离”,整层楼瞬间变空,晚间地铁竟也能挤上,都坐地铁了,所以导致网约车订单锐减,这波强制下班导致的一系列反应,让人哭笑不得!会不会出现员工被赶出办公室后,照样得背电脑回家干活呢?其实更深层的问题是长期形成的“到点下班羞耻感”这种畸形的职场文化。员工不敢早走,担心被贴上“不努力”标签。
大疆的案例是行业缩影,科技龙头行业技术迭代快,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为抢时间会选择晋升和奖金与工作时长挂钩,员工内卷其中,当加班成为默认规则,正常下班反而成了异类。大疆的尝试有值得肯定的部分,但若真想破局,还得想想如何重新定义工作效率,而非堆砌工时。与其赶人下班,不如优化管理,减少无效会议、砍掉冗余流程。
说到底,打工人的诉求很简单:下班后能真正关掉工作群,享受不被KPI绑架的生活。当“到点走人”不再需要企业“恩赐”,才是职场文明的真正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