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鸟牌”被炒到300元?背后到底有何“猫腻”?
近日,“始祖鸟吊牌被炒到最高300元一张”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引发网友热议。曾经毫不起眼的吊牌,如今摇身一变,成了二手交易平台上的“香饽饽”,价格一路飙升,着实令人咋舌。
许多网友留言表示:“竟然还有这种产业?”“一个吊牌至于吗?”
始祖鸟吊牌
一张炒到300元
在闲鱼等知名二手交易平台上,输入“鸟卡”关键词进行搜索(始祖鸟吊牌专属昵称——“鸟卡”),看到弹出大量相关商品链接。“购于专柜正品”“鸟卡,不带衣服,只卖卡片”等标签层出不穷,价格在200-300元/张不等。部分商家称自己拥有大量库存,声称所售吊牌保证正品,支持实物鉴定验证,通过后再确认收货。
转售始祖鸟吊牌的渠道,除了闲鱼这一知名二手交易平台外,小红书也成了重要的交易阵地。许多博主在小红书发布图文,展示自己手中的始祖鸟吊牌,标注价格和产品信息,吸引网友咨询。甚至有一些专门的户外装备交流群里,也时不时有人发布收购或出售始祖鸟吊牌的信息。
据调查,这些收购吊牌的商家给出的理由可谓五花八门,有人表示是为了个人收藏,但同时又在二手平台上出售闲置吊牌和始祖鸟“周边”产品;也有人打着海淘代购的名号,称是为了让摘掉吊牌的“缺卡”衣物通过电商平台审核,但实际上不过是为了隐瞒不正当的货物来源。
某行业人士表示,随着始祖鸟吊牌交易的火爆,一些负面问题也接踵而至。有不良卖家收购二手户外服装,经过专业翻新和清洁处理,使其看起来与新品无异,再配上买来的正品吊牌,当作新品售卖,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
除了吊牌,包括防尘袋、包装盒、侧标等名牌商品的二手配件也赫然出现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有商家表示,买家可以先提供相关商品的照片,自己可以找到对应的配件,让“裸鞋”“裸包”等拥有更完美的“身份证明”。
“台州鸟”肆虐
真假难辨的市场乱象
如今市面上,始祖鸟的仿制品泛滥,甚至可以做到“以假乱真”的地步,部分商家将目光瞄准了热门的始祖鸟品牌
据了解,这些仿制品首先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正品版型,利用相似的面料及工艺,尽可能的还原出细节,如衣服的缝线密度、走向,拉链质感,标识位置都力求逼真。
为了让“台州鸟”顺利进入市场,商家有他们一套销售网络。一部分通过线上电商平台,以低价吸引贪图便宜的消费者,这些商家往往打着“尾单”“原单”的幌子混淆视听。另一部分则流入线下小型服装门店,与正品鱼目混珠。有消费者曾向记者反映,在某户外用品店看到价格比始祖鸟专店便宜很多,外观几乎无差,便心动购买。但回家对比后才发现诸多细节与正品不符。
值得一提的是,始祖鸟吊牌里的防伪标志,比较难以假乱真。如始祖鸟冲锋衣的反光条在紫光下会显示隐藏的logo,Gore-Tex面料有电子身份证,官网可查唯一编码……一些造假者即便仿造出始祖鸟产品的外观,却很难攻克吊牌防伪这一关卡。这也使得吊牌成为了辨别始祖鸟产品真伪的关键一环。
因此,购买真吊牌缝制于假货上,也是造假者的常用伎俩。记者通过多方了解到,通过二手交易市场或微信小程序等交易方式,造假商以高价收购真吊牌,将其搭配在成本仅为几百元的仿制品上,摇身一变,这些假货就能以几千元的正品价格出售,巨大的利润空间让不法商家不惜铤而走险。
吊牌交易
可能触犯多项法律
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雁峰向记者表示,在明知他人事实造假的情况下仍然出售吊牌,可能被认定为“帮助行为”。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知他人实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而为其提供生产、制造侵权产品的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包装材料、机械设备、标签标识、生产技术、配方等帮助,以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共犯论处。
有律师提到,吊牌作为品牌标识的一部分,若被用于仿冒商品或虚假宣传,可能构成对品牌方商标权的侵害。二手平台上的卖家若宣称“支持鉴定”或“包过平台审核”,可能涉及虚假宣传或伪造证明文件。部分商家通过回收正品吊牌,将其与翻新旧衣或仿制品搭配,伪装成全新正品销售,这种行为涉嫌欺诈消费者,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不过,法律人士邱治淼博士补充道,如果奢侈品的吊牌来源合法,购买者并不是明显为了制假售假而购买,而是基于收藏等目的购买,那么这种市场交易就不能简单地被认定为违法。
资料来源:北京日报、极目新闻、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