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时评|炮制谣言、写“小黄文”…严打AI滥用 需要社会共治

来源:看度新闻 2025年03月14日 19:32

3月10日,一则“顶流明星澳门豪赌输光十亿”的谣言如病毒般席卷中文互联网。今天,公安机关以行政拘留8日的处罚为这场闹剧画上句点。据警方通报,网民徐某强为博取流量、谋取非法利益,使用软件“某书”中AI智慧生成功能,输入社会热点词制作了标题为“顶流明星被曝境外豪赌输光十亿身价引发舆论海啸”的谣言信息。

/data/storage/Upload/kd/2025/03/14/59df1b5a-b61b-456e-8936-4f2e8a022d43.png

无独有偶,就在同一天,一男子利用AI撰写色情小说牟利获刑的消息也引起网友热议。根据湖北高院披露案例,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期间,犯罪嫌疑人柯某某以牟利为目的,使用翻墙软件在境外网站借助AI工具批量生成淫秽小说发布并售卖,总计售卖约760篇(次),共计获利22873.95元。

用AI造谣、写色情小说……这两起案子之所以引爆热搜,除了“AI+明星豪赌”“AI+小黄文”的猎奇组合,更折射出技术滥用的隐忧。近年来,从ChatGPT横空出世,引起风潮,再到之后的文心一言、Kimi、豆包、DeepSeek等,AI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随着AI的迅猛发展,各类与之相关的滥用也随之出现。如有人利用AI数字人批量上线围猎老年人,通过养生直播引流,诱导老人高价买“神药”;有人利用AI篡改短视频,克隆名人声音带货,“移花接木”设置消费陷阱;有人通过“AI荐号”围猎彩民,骗取彩民“注资”。还有一些别有用心者,大量发布AI生成的擦边内容,以迎合一些人的低级趣味、猎奇心态,结果就是子虚乌有的爆料、匪夷所思的内容大行其道。

要扭转这样的局面,有必要尽快明确针对AI应用的行业规范,为维护公共利益构筑起强大的防火墙。对于AI创作者来说,应对内容和关键词进行审核,把好生成式内容的第一关,避免哗众取宠的虚假内容混淆视听。对于内容平台来说,不仅应对AI生成内容进行显著标识,而且应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及时清除涉嫌违法违规的不良账号。对用户来说,则要有更清醒的认知以及更坚韧的理性,在遇到不明信息及问题时多问几个“真的吗”“为什么”,提高自我辨别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今天,国家网信办等部门已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办法9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要求,对AI生成合成内容要进行标识,以便公众识别和区分,防止误导性信息传播,不得通过不正当标识手段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等。此外,两会期间,雷军、靳东等不少代表委员也就“AI换脸拟声”发声,呼吁立法严管“AI换脸拟声”滥用,这一建议得到很多网友的支持。这表示,规范AI已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说到底,遏制AI技术滥用风险是一道综合考题,唯有强化各方的主体责任,才能在AI时代守住技术的底线和红线,防止技术滥用和跑偏,真正让科技向上向善、为人类服务。

相关新闻

用AI捏造“顶流明星在澳门输了10亿”谣言,一男子被拘留

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