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无锡马拉松事件:谁都可能是下一个主角
无锡马拉松赛场上的两位选手或许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竟会成为这场比赛的焦点,而且不是因为他们的成绩。3月23日,一位选手在拍摄比赛现场时,不小心将身后举止亲密的一男一女带入了画面,男子在发现镜头后立即将搭在女子肩上的手放了下来,并和她拉开了一段距离。就是这样一个举动,引发了各色人等的浮想联翩。是关系见不得人还是担任要职害怕露脸?
有人指出,这名男子是远光软件名誉董事陈利浩,远光软件随后发布声明澄清,陈利浩前几日均在广东履行公司公务,视频中的男子与他没有任何关系。
可舆论并没有因此平息。男子迅速抽离的手臂、女子整理头发的慌乱,被网友解读为“偷情抓包”的铁证,共享的帽子被视为定情信物,甚至连跑步姿势都成了“关系不正当”的佐证,评论区里充满了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快活空气。
这一切让视频的拍摄者非常不安。他说把视频发出来只是为了分享生活,根本没想到会掀起如此大的风波。他已经连续两天没有睡好觉了,评论区也不敢看,觉得有一种无力感,被舆论推着走,感觉很恐怖,他还希望,大家可以多关注一些更重要的事情。
我能理解他的这种情绪,试想一下你在餐馆吃饭、或者旅行、逛街时发了个朋友圈,结果却不小心曝光了路人的隐私,掀起了一场数千万人参与的围观,还连累一家上市企业的董事长,你睡得着吗?把生活中美好的瞬间发到网上,和天南海北的人一起分享,原本是互联网带给我们的诸多好处之一,可与之相伴的另一个问题则是:现实中的道德约束在虚拟空间被弱化,人们将对陌生人的窥探和恶意当成是自己情绪的出口。马拉松赛场上的这一男一女究竟是什么关系,其实与我们无关。而当公共空间的隐私边界消失,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被放大的“主角”,这才是更值得让人担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