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用人单位能否因女职工怀孕调岗降薪?法律不答应!
用人单位能否因女职工怀孕调岗降薪?答案是:当然不能!4月16日人社部和最高法联合发布了典型案例,其中工程师赵某怀孕后被公司强行调岗降薪的案子引发关注。这起案件给所有用人单位敲了警钟,拿怀孕当借口欺负女职工,法律不答应!
赵某2022年入职某科技公司,合同明确,工资由基本工资3000元+项目津贴14000元构成。2023年2月赵某怀孕后,公司直接宣布她“退出项目组”,连协商程序都没有,导致她月薪暴跌至3000元。仲裁委员会果断裁决,公司须按原标准补发工资差额。
《妇女权益保障法》等要求企业不得因怀孕降低工资、辞退员工,而且调岗须有医学证明,也就是除非医院出证明,女职工确实干不了原工作,否则企业不能单方面调岗,更别说降薪。但这家科技公司几样全踩雷,既没找赵某商量,也没拿医院证明就调岗降薪,妥妥地变相打压。有些企业耍小聪明,在合同里设计分段工资条款。但这次案例明确了,工资结构设计得再复杂,也不能突破孕期保护底线。3000底薪和项目津贴属于赵某正常劳动所得,公司没协商就用“未参与项目”当降薪借口,已经违法。
赵女士做得好,因为她遇到不公没有忍气吞声,最高法的这次案例通报给赵某撑了腰,更是给所有职场妈妈吃下定心丸。保护孕期女职工不是企业的“恩赐”,而是法律划定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