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口袋公园”让城市更有温度 成都武侯区绿化经验被全国推广

来源:看度新闻 2025年04月22日 15:05

近日,住建部城市建设司印发《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可复制经验清单(第一批)》,总结各地在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口袋公园、城市绿道、园林绿化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方面的可复制经验。其中,成都市武侯区“口袋公园”建设入选“绿色经验” 并将向全国推广

/data/storage/Upload/kd/2025/04/22/1ef6d30c-6619-488f-96bc-ce6f059c2fd8.png

磨子桥小游园

“口袋公园”如何绘就城市温度?看度新闻记者了解到,武侯区优化“点、线、面”系统空间布局,建成小微绿地(口袋公园)107处、总面积44万平方米,联通绿道312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6.56%,缩短居住区到绿地最近距离均值至 108 米,实现“三百米见绿、五百米见园”目标,为市民提供了可感可及的美好生活体验。

/data/storage/Upload/kd/2025/04/22/40912955-225b-4a81-88d9-6980fb1733d5.png

武侯区小游园、微绿地、口袋公园建设分布图

同时充分尊重街道社区建议和公众意见开展小微绿地(口袋公园)规划建设,发动群众参与“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例如“碧云童乐角”“玉林东路”等项目,都是通过召开坝坝会等方式让居民全程参与方案设计、公园命名等,不断增强居民参与度、获得感。

/data/storage/Upload/kd/2025/04/22/1afe7013-955c-4d13-adfb-0946b2dbaa8a.png

比如,在双凤桥TOD公园,占地1.85万平方米的公园内,晨跑的年轻人踩着落英,银发老人牵着宠物狗缓缓踱步,孩童在乐园中追逐嬉戏。“我家就住旁边小区,公园比小区氛围好,只要天气好,我们每天都会带孩子来树下坐坐,这些街坊都是经常来这里的,久而久之大家也就熟悉了,好像家人一样,是这个家门口的公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这样的环境。”陈女士说道。

/data/storage/Upload/kd/2025/04/22/a57469ae-e813-44ad-889b-7f52e090f89e.png

双凤桥TOD公园

/data/storage/Upload/kd/2025/04/22/723b816d-6b57-4bfe-80da-8608f4ffdcab.png

中环晓院游园

而在中环晓院游园内,这个以“晓乐”为主题的公园,划分为科普长廊、雨水花园、活力园、外摆空间及训练营五大区域。常来遛娃的宝妈表示,“周末的这里常有各种课程,特别是春天到了,这里更是热闹,有老师带着孩子来用画笔记录花开、有老师带着孩子来认识动植物,还有老师利用这里的设施带孩子轮滑、‘跳房子’的,前面草坪有家长带着孩子来露营的……”口袋公园俨然成为“家门口的自然学校”。

图片

中环晓院游园

作为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先行区,武侯区近年来以“微更新、巧植入、精营造”为理念,创新探索烟火街巷、乐活街角、特色花道、社区艺圃、康体广场、口袋茶室、屋顶花园、文展绿岛八类口袋公园营建模式,将城市“边角料”转化为市民触手可及的“诗与远方”。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100余处口袋公园,总面积超40万平方米,这些散落在街角的“金角银边”,正以全龄友好、功能复合的姿态,为市民绘就一幅幅“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幸福图景。

/data/storage/Upload/kd/2025/04/22/f0807f46-bc7a-464c-a5e5-7e6a8f326140.png

碧云童乐角

当城市更新不再追求“大而全”,武侯区用100余个口袋公园证明:诗意栖居可以很小,小到转角处的一丛花开;幸福生活可以很近,近到推窗即见的绿意盎然。

据武侯区公园城市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进一步发挥林长制牵引作用,优化园林绿化“微网实格”机制,持续创新小微绿地(口袋公园)营建模式,坚持全龄友好的建设思路,以新质生产力与城市更新的有效衔接,谋划营造更多“公园+”场景,做优做强小微绿地(口袋公园)绿色品质,优化城市空间形态,营造全民参与社会合力,持续巩固公园城市生态建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