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时评|多款APP违法收集个人信息 “算法”不能变成“算计”

来源:看度新闻 2025年04月22日 17:35

想要安装一个天气App却被要求访问通讯录,下载个健身App又被要求访问手机相册……不同意就拒绝安装使用,这种情况相信每个人都遇到过吧?于是,你随手点击了一个同意,不料,这就意味着,你的个人信息从此在网上裸奔了。

近日,相关部门通报了67款违法收集个人信息的移动应用,这些应用五花八门,涵盖生活助手、游戏、教育等各个种类,涉及到的问题有“首次运行时未通过弹窗等明显方式提示用户阅读隐私政策”“未征得用户同意就收集个人信息或打开可收集个人信息的权限”“未向用户提供撤回同意收集个人信息的途径、方式”等等。

其实,早在2019年年底,工信部等4部门就联合印发了《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2020年12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又发布了《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必要个人信息范围(征求意见稿)》,为App个人信息收集划定了具体的、可操作的边界。加上已经施行的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法律法规已经日趋完善。什么可以收集、什么信息不必收集,个人信息收集的边界也已非常明确。

数字经济时代,个人信息早已经变成一种资源,我们也承认,必要的个人信息收集是相关企业开展基本服务的基础,但是过度、超范围乃至强制索取使用个人信息,既违背了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也侵害了个人权益。说到底,企业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主要目的在于希望用其牟利。但个人信息不应是谁都想吃上一口的“唐僧肉”。算法应该为社会和个人带来福祉,而不能变成针对普通人的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