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五一遛娃 当心这些网红项目!
7岁男孩因为在玩蹦床时的一个不当操作,导致一名五岁女孩摔倒骨折。近日,北京朝阳法院对此案作出了一审判决:由男孩监护人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儿童乐园经营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监控画面显示,当时,女孩优优正抱着毛绒玩偶站在一张面积不大的蹦床上看其他小朋友玩耍。此时,7岁男孩小喆从旁边步梯的三层台阶,直接跳到了蹦床上,导致优优失去平衡摔倒。虽然小喆跳落的台阶侧面贴有“禁止高处跳下”的提醒,但现场监控视频中并未看到工作人员的身影。
实际上,由蹦床引发的事故近年来为数不少:“2岁男童与8岁男童相撞受伤,造成十级伤残”“8岁女孩玩蹦床导致脊椎错位陷入昏迷”……这些都是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以“蹦床”“未成年人”为关键词搜索得到的案例,其中民事裁判文书就超过500份。
蹦床通过弹簧或弹性材料产生反弹力,使人在跳跃过程中获得向上的动力。然而,由于孩子的身体控制能力相对较弱,极易在跳跃过程中失去平衡,如果家长未能及时在旁边进行看护,就很容易发生意外。而且玩蹦床时,旁边往往还有很多其他的孩子,每个人的安全意识、身体控制能力不一样,不可控因素更是陡增。
“五一假期”马上就要到了,很多家长可能都在考虑去哪里遛娃,也再次提醒大家,蹦床、滑梯、海洋球类项目都是较容易发生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项目,家长在选择时一定要把孩子的安全问题放在首位。不要轻信别人口中所说的安全,尤其是他劝说的目的是让你掏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