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的网红玩具千万别买!这些安全玩具选择指南请了解→
近日,一位医务工作者在网上发帖称,孩子学校附近出现了售卖针筒玩具的现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家长担忧这类玩具的安全隐患及对孩子心理的影响。此外,五彩斑斓的磁力珠、一按就爆的“炸包”,一批“危险玩具”正悄悄流入孩子手中,稍有不慎,轻则受伤,重则危及生命。
你家孩子的书包里是否也藏着这些“隐形炸弹”,一起来“扫雷”!
带针头的戳戳乐
一款标榜“医院同款注射器”的戳戳乐玩具正在孩子们中引起潮流,玩具包装简陋,针头裸露在外。连医院都买不到的针头注射器,扎进孩子皮肤、戳到眼睛,后果不堪设想。部分针头可能携带病菌,引发感染风险。
磁力珠
近日,西安市儿童医院接诊一名2岁男童,因腹痛、呕吐就诊,经检查发现体内竟有16颗磁力珠。据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任晓侠介绍,这些磁珠已造成空肠和结肠多段穿孔,医院紧急进行内镜与外科联合手术才全部取出。据了解,“益智磁力球”玩具的磁力珠体积小,误吞后早期往往无症状。多颗磁珠会在肠道内相互吸附,导致肠壁缺血、糜烂甚至多处穿孔。
医生特别提醒家长:磁力珠适合14岁以上人群使用,家长应避免让幼儿接触,一旦发现误吞应立即就医。
礼花枪炸包
包装酷似手枪的“炸包”,一按一摇即爆响,吸引孩子争相购买。其实,炸开后发出刺鼻臭气的“臭包”玩具,是在“炸包”分装前喷上一些液体。含有硫化钠的臭包被捏破后,里面的几种物质发生连锁化学反应产生硫化氢气体。吸入少量高浓度硫化氢可于短时间内致命。低浓度的硫化氢对眼、呼吸系统及中枢神经都有影响。
远离危险玩具!
一起来看
安全玩具选择指南
↓↓↓
认准3C认证
购买电玩具、塑胶玩具、金属玩具、乘骑车辆玩具等玩具时,认准CCC认证标志,尽量选择权威品牌,并从正规渠道购买,留意产品“适用年龄”,选择适合孩子的玩具。
玩具到手,家长先“摸”
1.塑料玩具要先触摸是否粗糙、有无棱角以及锋利的边缘;
2.玩偶或娃娃等,要检查纽扣、眼睛等小零件是否松动;
3.填充物玩具检查手感是否柔软,内部有无异物、硬物感。
警惕有香味、异味的玩具
带有强烈香味或异味的玩具,需要警惕化学物质超标。玩完玩具后或者吃东西之前,一定要督促孩子把手洗干净。
警惕刺耳的发声玩具
如果要让孩子玩有音量的玩具,玩具的音量应控制在70分贝以下。我们在选玩具的时候要规避这种声音刺耳的玩具,避免对孩子的听觉系统造成损害。
加强监管,培养安全意识
家长平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提醒孩子不要把玩具以及玩具上的小部件放进嘴里,避免误吞。尤其是低龄儿童玩玩具的时候,应该时刻有家长陪同。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