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护士节|在产科、在ICU、在社区…走进那些平凡而伟大的故事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被誉为“白衣天使”的护士们,今天一直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奉献,在这个专属她们的节日里,看度新闻记者走进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成都市通用医疗三六三医院、武侯区浆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聆听四位在不同岗位的“白衣天使”,讲述他们那些平凡而伟大的故事。
冯晓慧:想帮助更多的人,用生命影响生命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特需一区副护士长
◆从事护理工作20年
初见冯晓慧,感觉她像一道阳光,温暖、明媚。用她自己的话来解释,就是性子慢、脾气好。
好脾气的冯晓慧仿佛是个乐天派,不觉得护士是一项很难的工作,但在与她的沟通中,还是能窥见一些产科护士的“不容易”。
冯晓慧在工作中
产科护士都会上夜班,“大夜”“小夜”轮番上,长期生物钟颠倒不说,时常还会忙得脚不沾地。20年前,刚开始独立上夜班的冯晓慧,就在某天深夜遇见了紧急情况。一位产妇突然出现中央型前置胎盘伴大出血,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我那时候也是‘菜鸟’,心里很慌啊”,但在医生的指挥下,冯晓慧迅速冷静下来,记录产妇的出血量、打电话叫儿科医生……忙完一夜后,冯晓慧也在反思,下次遇见紧急情况,自己如何可以做得更好?此后她经常参加培训,参加急救演练,将所有的急救动作训练成肌肉记忆,形成了SOP标准流程。
不仅专业技术够硬,冯晓慧及其团队在一些细节上也做得很到位。比如,婴儿在体重秤上称重时很容易哭,她们就在网上自学手工,做出很柔软的U型枕,并且在婴儿哭闹的时候及时握住他的手,大幅减少婴儿哭闹。在病房,她们还自掏腰包买了音响,让婴儿在洗澡时也能听到舒缓的轻音乐,提高产妇和婴儿的幸福感。此外,她还与同事一起开展出院病人的上门服务,通乳、测黄疸、给婴儿洗澡……极大方便了新生儿家庭。
一位产科护士正在帮新生儿护理 图据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20年前,稚气未褪的冯晓慧走向护理岗位,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的她,仍然坚守在一线病房,以满满的爱心守护每一个生产的家庭。当问到她是怎样坚持20年如一日的,她说:“在产科工作,是一件很治愈的事。每天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听着他们稚嫩的哭声,看着他们小小的身体,感受着每对父母对新生命到来的喜悦,你都不自觉会嘴角上扬。”
如果让冯晓慧再选择一次,她会毫不犹豫再次选择护士这个职业,问及原因,她说:“因为我想帮助更多的人,用生命影响生命。”
杨文亮:坚守救死扶伤的赤诚初心
◆四川省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副主任护师
◆从事护理工作17年
与冯晓慧每天迎接新生不同,杨文亮可能随时面对生命的陨落。从业17年来年,杨文亮历经ICU、急救、消化内镜中心多个科室,常常与死神进行赛跑。
杨文亮在消化内镜中心工作中
杨文亮至今仍然记得,刚工作不久,ICU就收到了一位与自己年龄相差不大的病人,那是一位大学生,只是因为与女友吵架分手,就去农村买了百草枯。“说实话,喝了百草枯基本就是没救了,但在医院躺下时他就已经后悔了,很想再活下去。”“我当时心里就特别难受,我没办法去救他,也没办法劝他接受死亡。”杨文亮语气中充满遗憾。在与死神的“谈判”中,杨文亮也有所参悟:比挽留生命更重要的是,让人们与生命和解。于是在这位病人最后的那段时间,医护人员们想方设法让他开心,并且与患者家属进行心灵沟通,提高病人生命末期的生存质量。
杨文亮是护士行业少有的男护士,在他看来,男性做护理工作并不丢人,相反具有一定的优势。“在急诊科,永远不知道下一位病人是什么情况,我们什么病人、什么场面都见过。”杨文亮表示,急诊科里,时刻待命,只要120救护车一来,急诊科就会进入到紧张而又沉重的氛围中。在消化内镜中心也是,有老人吃东西被卡住、有小孩消化道被消毒液烫伤,很多病人都很紧急也很痛苦,这就需要护士具有稳定的情绪来保障每一个步骤都有条不紊,而男护士相对比较理性,不太容易受情绪左右。
然而再理性的杨文亮,提到对家人的亏欠时,也忍不住红了眼。2016年,杨文亮申请去非洲佛得角医疗支援,“我出发时儿子才一岁多,回来时他已经上幼儿园了。”2021年,杨文亮第二次申请去佛得角进行医疗支援,那一年他的二胎还有6个月出生,等他回来的时候,小女儿已经在到处跑了。“我错过了孩子很多成长关键期,以至于我回到家的时候,有一天我儿子居然问‘爸爸,你怎么还不走’”。杨文亮哭笑不得地表示,那时候在孩子眼中,爸爸就像是一个客人,“爸爸”就像是一个人的名字,没有感情牵连。不过好在妻子也是护士,对他的工作很是支持,才让他能够一直坚持下去。
杨文亮在佛得角与当地工作人员合影
援非那几年,简陋的条件,孤独的内心,如今都被杨文亮轻飘飘地说了出来,在他看来这些并不是什么难处,如果让自己再选择一次,仍然会选择去,因为他在用自己的技术书写中非友谊新篇章。
柴斯雅:护理的底色就是守护生命
◆成都市通用医疗三六三医院肿瘤科护理组长
◆从事护理工作15年
“雅雅,你以后要是成为一名医生,就可以帮我开药、测血压了。”谈及初心,柴斯雅坦言,自幼被外婆养大,外婆因患有高血压,时常需要吃降压药和测量血压。后来,外婆被诊断为肺癌。看见外婆躺在病床上身体十分虚弱,柴斯雅内心十分心痛,更想成为一名医生。因考试失利,柴斯雅最终选择了护理专业,“当时我觉得当护士也很好,可以帮外婆测血、护理。”她说道。
2008年11月,外婆还是去世了。2009年,柴斯雅从学校毕业来到三六三医院实习。“我觉得很遗憾,在学校学习了这么久,却没能有机会照顾好外婆。”那时,在柴斯雅的心底,便埋下了一个种子,她希望一定要完成外婆的心愿,做好这份工作。“我还记得第一次为病人打针,当时我的手都在抖。”机缘巧合之下,柴斯雅来到了肿瘤科,这一待便是12年。
柴斯雅在病房内工作
“柴老师,30床消化道大出血,快来抢救......”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柴斯雅经常会遇到类似“患者大出血”的突发情况,从新手小白到从容面对,这与她在临床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实干的经历密不可分。柴斯雅2010年参加工作,从事肿瘤护理工作12年,目前她熟练掌握各种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技术,尤其擅长介入术后护理、各种肿瘤专科护理、PICC导管维护、伤口造口专科护理等。
从业15年,曾有一位82岁高龄口腔恶性肿瘤患者给柴斯雅留下深刻的印象。患者因下颌巨大包块伴坏死破溃,恶臭难耐,经多方打听来到三六三医院肿瘤科行介入栓塞治疗。最初,这位患者阿姨的情况并不乐观,在经过医生诊疗后,柴斯雅还运用伤口护理专科技术,每天细心照顾她。同时,柴斯雅坚持到商店为患者寻来“咖啡渣”帮助阿姨减少室内异味,一个个举动令患者及家属非常感动。“你不知道阿姨像一个小朋友一样,需要哄她,她才会愿意换药。”柴斯雅告诉记者,后来阿姨的身体状况明显好转。在出院前,阿姨还向她打趣道,“你老是给我带哈密瓜口味的棒棒糖,下次能不能给我带一个草莓味的。”
带教中的柴斯雅
柴斯雅用“生命的重量”和“人性的温度”来形容护士这份工作。“作为护士,我们每天都会面对生离死别,见过患者求医生想再试一次化疗,也目睹过癌症晚期病人平静地签署放弃临终抢救同意书……”一幕幕场景,令柴斯雅的内心深受触动。
“如果能重新选择,我还是会选择当护士,但不会‘选择’在肿瘤科。”在柴斯雅看来,护理的底色就是守护生命,用真心实意才能换得患者的信任。“患者的一句‘幸亏你在’,夜间巡视时为意识不清醒的患者擦去口水……我觉得这就是我们这份职业的价值所在。”而在肿瘤科,却让她有些“无奈”,“在妇产科,大家每天都会迎接新的生命,而在肿瘤科,我们时常都在说‘再见’,担心每一段关系可能就走向了终点。对于我们而言,护士的角色,不仅仅是执行医嘱,更是用专业和温度,陪伴患者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张菊:社区居民需要我们,哪里就有我们
◆武侯区浆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科科长
◆从事护理工作17年
“阿姨,您这个年纪更适合接种这种疫苗,可以预防……”在武侯区浆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张菊每天的主要工作是围绕儿童、老人、成人科普每种疫苗的接种适应症、接种的注意事项以及老年人健康管理等。初见张菊,她的耐心细致打动了记者,通过了解记者才知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每天的工作内容远不止输液打针。
2008年,张菊刚进入医院工作,回想自己初入职场时,仍心有余悸。在值班过程中,一位年轻患者在打完针后瞬间晕倒。“我整个人都是懵的,但我马上反应过来自己是学护理的,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在呼叫患者后,我马上叫来同事抢救他,最终患者在几分钟后清醒。”
张菊在为社区居民消毒、包扎伤口
“对于社区医院的护士,大家了解的比较少,也存在很多误解。”张菊告诉记者,“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有居民会直呼我们‘小姐’‘服务员’等称呼,当时我的内心就很委屈和抗拒,心想怎么可以对医护人员这么不尊重。但后来我发现,要真心付出,你才能得到回报,要把社区居民当成家人一样,这样他们才能给予你好的反馈。”张菊说道。
张菊坦言,相较于三甲医院,社区医院的护士更像是“万金油”,要求更加“全科”,既要会收费建档,也要会孕产妇管理、预防接种服务。除了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外,还要为居民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据张菊介绍,目前社区医院工作比较繁琐繁杂,更加贴近居民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张菊在为社区居民测量血压
“因为我们需要经常到社区院落摆点,到居民的家里看望他们,进行上门访视,所以周边的居民以及老年人对我们的认可度非常高。”张菊表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现在他们与居民间的关系,不像是医生和护士,更像是亲人和朋友,“我还记得去看望一户残疾人家庭时,起初他们很排斥我们,但经过我们几个月的坚持不懈,他们最终接受了我们,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我愿意再当社区医院的护士。”对于护士这个职业,张菊已经有“感情”了,与社区居民沟通交流,对她来讲,如今变成一件得心应手的事情。“现在,辖区内的居民对我们都很熟悉,见面时,他们会热情地与我们打招呼。得到社区居民的认可,帮助患者缓解病痛,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
做护士难吗?在此次采访中,记者问了每一位护士这个问题。他们几乎都给了一样的答案:做护士的具体工作不难,难的是做一个好护士。在他们眼中,一位优秀的护士,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要有调节各方关系的能力,要有好的心理素质与共情力等等。
为什么做一个好的护士这么难,他们还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着?杨文亮说到的这句话,或许是他们共同的答案:“社会培养了我,并且我选择了这个职业,那么于公,我应当竭力奉献,回报社会;于私,我应该精益求精,不断超越自我。”
在第114个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我们向所有竭力奉献、精益求精的“白衣天使”致敬,向这份平凡而伟大的事业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