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启动、投运、落户…成都一批项目进展来啦!

来源:看度新闻 2025年05月13日 10:40

成都高新区微波射频产业园(西区)启动建设,四川天府新区新兴净水厂(二期)项目预计年底投运,跨维具身智能应用创新基地项目落户成华经开区……拼经济搞建设,成都一批项目进展来啦!

成都高新区微波射频产业园(西区)

启动建设

记者从成都高新区获悉,总投资额超4.7亿元的微波射频产业园(西区)项目日前启动建设,该项目聚焦“制造基地+测试认证中心”核心功能,将进一步补强区域产业链条,助力成都抢占微波射频产业技术创新高地。 

据了解,微波射频产业园(西区)占地面积约50亩,位于成都高新西区新文路与新达路西南侧,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0.4万㎡。根据“立园满园”工作部署,园区聚焦微波射频领域,采用高标准半定制化厂房,单层最大面积达7950㎡,可满足大规模产线搭建需求。最大承重2T,最高层高7.9m,可满足工业上楼需求,为射频器件、微波模块等高端制造企业提供全要素空间解决方案。

图片

▲微波射频产业园(西区)效果图

其中,园区公共服务中心共规划4层,由国资平台公司成都高投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成都高投电子集团”)主导建设,规划有天线远近场、紧缩场、电磁兼容场及高低温冲测试、振动测试等试验场地,以大暗室与小暗室结合的空间布局为不同器件的测试提供场景,其中微波暗室可满足98%的企业需求,显著降低企业测试成本。

“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园区建设运营方成都高投电子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通过“制造+测试”双核驱动,串联研发、测试、生产各环节,打造微波射频产业创新综合体,大幅缩短产业协作周期,降低综合成本。

根据规划,微波射频产业园(西区)将于2026年底正式投运。项目招商工作将聚焦微波射频产业链核心环节精准布局,重点引进有源相控阵天线、射频前端、频率源、T/R组件等核心器件研发制造企业,以及微波射频电子测量仪器等高端装备企业,补强制造与测试关键环节。

四川天府新区新兴净水厂(二期)项目

预计年底投运

记者从中国五冶集团获悉,新兴净水厂(二期)项目于日前完成了跨黄沙河桥梁吊装施工,这是继项目A、B箱体主体结构封顶后又一重要节点,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工艺设备安装阶段。据项目负责人张原勋介绍,根据预计,该项目力争9月30日达到通水条件,预计今年12月底完工并投入运营。

据了解,四川天府新区新兴净水厂(二期)项目由成都天投集团投资建设,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施工,是四川省重点工程和四川省首批智能建造试点项目,位于天府新区新兴街道小桥社区,建筑面积2.12万平方米。

“我们预计在9月30日达到通水条件,通水后就进入了调试阶段。”张原勋说,根据项目推进计划,预计整个项目将在今年12月底完工并投入运营。

在项目施工现场,记者看到了多种智能建造设备的应用,施工机械接入智慧管理平台,实时监控能耗与安全状态;无人机巡检辅助质量验收,确保隐蔽工程达标。

据了解,四川天府新区新兴净水厂(二期)项目建设内容为半地埋式净水厂,设计处理日规模2.5万吨污水,采用“水解酸化+生化池+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滤池+活性焦吸附”工艺。该项目建成后年处理污水量可达912万吨,服务范围将覆盖新兴街道及周边30平方公里区域,惠及7.28万居民,将极大缓解区域工业及生活污水处理压力,将进一步提升天府新区污水处理能力,优化区域水环境,助力实现天府新区“污水零直排”目标。

跨维具身智能应用创新基地项目

落户成华经开区

近日,以“共享战略新机遇 同筑圈链新生态”为主题的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在成都举行。活动期间,跨维(深圳)智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跨维智能”)与成都市成华区正式签约,标志着“跨维具身智能应用创新基地项目”正式落户成华经开区,将为区域机器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微信图片_20250512102926.jpg

图据跨维智能官网

据了解,跨维智能成立于2021年6月,是一家以Sim2Real为核心,研发高通用性具身智能技术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其产品已实现在半结构化场景下对任意物体的抓取,且已成功落地百余场景,成为具身智能领域的标杆企业。

据了解,此次签约落地成华的跨维具身智能应用创新基地项目,将以西南地区为核心辐射全国具身智能业务,聚焦研发、生产、销售基于具身大脑的超级工作台、复合机器人等系列产品矩阵,预计在2026年正式投运,将推动成华经开区机器人产业链条和产品形态的持续拓展。

光学级高分子新材料生产项目

落地成都彭州经开区

近日,光学级高分子新材料生产项目正式落地成都彭州经开区。该项目总投资25亿元,将分两期建设,项目采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张锁江院士团队独立开发的连续本体聚合法生产技术,其核心产品光学级高分子新材料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通过分子结构与工艺优化,实现光学纯度99.99%、透光率93%的突破性性能,推动彭州新材料产业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产品将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屏、航空透明装甲、医疗器械等领域,打破市场垄断。

图片

项目一期达产后预计年营收8亿元、税收4000万元,带动就业50人,二期将延伸至光学镜片、液晶导光板等高端制造领域,与园区企业形成产业链互补。该项目的全面达产,将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带动彭州形成光学材料产业集群,推动彭州新型工业化建设与新质生产力培育,助力彭州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上迈出坚实步伐,为彭州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成都首例

“啤酒废水价值共享”项目签约

记者获悉,随着青岛啤酒(成都)有限公司与温江城投顺源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废水价值共享项目”合作协议,这一将啤酒废水变废为宝的降碳节能举措,将首次在成都变为现实。

温江区生态环境局局长柯震弟表示,按照国家颁布的《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修改单,明确允许啤酒企业与下游污水处理厂通过签订法律协议共同约定排放限值,突破传统纳管标准限制,这也是将啤酒废水资源化处理的政策依据。

“啤酒废水价值共享项目的实施,一是优化了污水系统工艺流程,降低了运行费用,二是达到降碳效果。”青岛啤酒(成都)有限公司环保负责人王世有说。

图片

青岛啤酒生产线,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富含高浓度有机物的废水

“为了保证啤酒生产废水符合排放标准,我们每年都需投入资金进行处理。废水价值共享以后,我们可以节约部分厌氧处理环节费用,下游污水处理厂也节约了部分碳源的采购资金,实现了双赢。”王世有说。

“啤酒生产废水作为可生化性极好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可以作为污水处理厂优质碳源的补充。” 温江城投顺源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污水事业部经理曾严说。

资料来源:蓉城政事、成都日报、成都高新、成华发布、彭州发布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