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来自成都!我国成功发射太空计算卫星星座
北京时间2025年5月14日12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太空计算卫星星座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76次飞行。
相关报道
记者了解到,太空计算星座021任务是成都企业国星宇航发起的“星算”计划首发星座,也是之江实验室“三体计算星座”的首发星座,星座是不同主体投资,由国星宇航研制的一轨12颗计算卫星组成。
商业航天作为驱动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是全球角逐的万亿新赛道。成立于2018年的国星宇航,是一家致力于研发商业卫星并提供星基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它的快速发展,是成都商业航天蓬勃发展的缩影,也是成都抢占未来赛道、向未来要动力的见证。
本次任务代号“021”是指从0到1(0 to 1),喻意此次任务实现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零”的突破。
“人工智能不能因为缺失算力而缺席太空。”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表示,太空计算星座的构建,能让单颗卫星发挥出更大价值,这对空天产业的变革具有深远意义。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建宇表示,随着卫星对地观测的分辨率越来越高,数据量也在不断增大,将数据全部送至地面再进行处理,不仅传输量大,数据应用的及时性也受到影响。通过太空计算,在天上用人工智能技术把数据处理完再下传,将对产业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据国星宇航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发星座12颗计算卫星采用国星宇航自研的智能网联卫星平台,除配套了国星宇航自研的AI载荷外,还搭载了之江实验室星载智能计算机等太空计算软硬件和天基模型,实现了“算力上天、在轨组网、模型上天”,每颗卫星均搭载了星载智算系统、星间通信系统,具备太空计算、太空互联能力,首发星座在轨计算能力达到5POPS,星间激光通信速率最大可达100Gbps,星座组网后将形成全球最强的太空计算能力。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