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将9岁儿子殴打致死 当爹以前先当人吧
一个35岁的成年男子,殴打一个年仅9岁的孩子,致其死亡。因为他们之间存在“父子关系”,青岛警方在通报中使用的是“管教打骂”。可这是管教吗?管教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变得更好,现在,他连命都没有了。这是普通的打骂吗?全身淤青、肋骨骨折,持续数个小时。他才9岁,有什么天大的错,会让一个成年人丧心病狂的对他下如此狠手?真是望子成龙吗?我才不相信。无非是窝窝囊囊一辈子,把对生活的不满全都发泄在了一个无力还手的孩子身上。如果他将来混得不错,那就是黄荆条子出好人,当老子的也就有了一张长期饭票;如果孩子混得不好,至少也能当成一个出气筒,将来该赡养还是得赡养。
有人可能会说,往死了打肯定不对,稍微打一下还是可以的。毕竟,我说过他很多次了,但他就是不听。其实,这也是一些人觉得打孩子具有合理性的原因。不过,上手就打短时间内可能的确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改变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畏惧,而孩子总是要长大的,让他畏惧的力量终究会削弱、消失。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长大了他便当不了人。
打孩子的另一个原因是无能。有的家长自己就做不到放下手机多看书,但越是做不到越是要求孩子做到。眼看孩子变成了另一个自己,越看越恼羞成怒,三下两下打了再说。打孩子是最简单的,任何父母都能赢,但打孩子也正是极端无能的体现,这等于承认,我没耐心,更没办法,索性打到你服气吧。
其实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偶尔的骂,甚至体罚,也难免。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你得知道这是不对的,得改。明知道打孩子的教育方式是错的,但是又压不住怒火常常打孩子,和孩子老犯同一个错误又有什么区别呢?为了孩子有更好的未来,所以我现在天天打骂他,这样的想法就更不合情理。他现在都过得痛苦不堪,你还跟他谈未来?的确,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难胜任的角色,当父母很苦,教孩子很难,但再苦再难,你决定要孩子的那一刻起,就应该去承受。成才的前提是成人,成人的前提是先得把孩子当成“人”。用鲁迅先生的话说,我们不仅是“孩子的父母”,更应当成为“人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