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徙奇观!上万只猛禽苍穹振翅过境崇州
每年春秋两季是鸟类迁徙的季节,作为猛禽迁徙的重要通道,位于龙门山脉上的大坪村都统岩监测点,今年3月15日至5月18日已记录到13227只猛禽过境。
初夏的崇州,层峦叠翠,万木葱茏。在龙门山脉的云雾缭绕间,一场自然界的壮丽迁徙正在上演——数以万计的猛禽振翅高飞,沿着迁徙轨迹,掠过文井江镇都统岩的巍峨山脊。
苍鹰 摄影:余欢
凤头蜂鹰 摄影:余欢
普通鵟 摄影:余欢
靴隼雕 摄影:桑梓
白尾鹞 摄影:胖麻雀
这场年复一年的“鹰河流淌”,不仅是观鸟者的视觉盛宴,更是崇州生态环境优越性的生动印证。
白肩雕 摄影:余欢
苍鹰 摄影:胖麻雀
迁徙奇观
造就“黄金走廊”
作为中亚-南亚路线和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关键节点,崇州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成为猛禽迁徙的重要通道。
草原雕 摄影:余欢
猛禽是鹗、雕、鹰、隼等凶猛掠食性鸟类的统称。观鸟界将同日、同地监测到千只以上日行性猛禽过境的日子,称为“千猛日”。每年春秋两季,大量猛禽集群飞越龙门山脉,而都统岩因其开阔的视野和适宜的气流,成为观测“千猛日”的最佳地点。
鹗 摄影:余欢
近日,四川龙门山猛禽监测与保护项目负责人余欢和鸟友们一起在文井江镇大坪村都统岩猛禽监测点观鸟、“打鸟”。
“我们所处的都统岩猛禽监测点,目前这个平台海拔高度1400米,处于山区与平原区的交界过度地带,所以在这个位置会有比较好的一个气流,对于猛禽来说可以利用这个气流进行迁飞。”四川龙门山猛禽监测与保护项目负责人余欢介绍道。
凤头蜂鹰 摄影:王映权
突然,让鸟友们惊叹连连的一幕出现了,正在迁徙途中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凤头蜂鹰开始炫耀式飞行。
“太棒了,太棒了!我终于拍到了凤头蜂鹰炫耀式飞行,好几年没拍到过了。我们看到的大部分迁徙猛禽直接就飞走了,像这种炫耀式飞行情况的几率是比较少的。” 余欢十分兴奋地告诉记者,并展示相机拍摄到的凤头蜂鹰炫耀式飞行的美图。
什么是炫耀式飞行?炫耀式飞行是鸟类在求偶期间所采用的一种特殊飞行方式,旨在吸引异性。这种飞行姿态通常包括高难度的飞行动作和技巧,如快速上升、俯冲、旋转等,以突显自身的吸引力和健康状态。
每年春秋两季,数万只猛禽沿龙门山脉迁徙,形成全球罕见的自然奇观。据悉,近年来都统岩监测点已记录到35种猛禽过境。今年3月15日至5月18日已记录到13227只猛禽过境,包括凤头蜂鹰、松雀鹰、苍鹰等珍稀物种。5月8日,单日观测猛禽数量高达3211只,创下成都地区现有监测点的单日最高纪录。
灰脸𫛭鹰 摄影:胖麻雀
珍稀物种频现
印证“生态答卷”
猛禽作为食物链顶端的掠食者,对迁徙和栖息环境极为敏感。特别是蛇雕、凤头蜂鹰等珍稀物种,对栖息需求更加苛刻,只有空气质量优良、人为干扰较少、生物资源丰富的地区,才能吸引它们驻足或经停。
而崇州的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保持良好,能够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和安全的停歇环境。文井江镇周边茂密的原始森林、清澈的水源,以及完整的生态链,共同构成了猛禽迁徙途中乐于驻足的“服务区”。
生态保护
成就和谐共生
文井江镇大坪村都统岩
猛禽的大规模迁徙,是罕见的自然奇观;大坪村成为龙门山脉猛禽迁徙通道的核心区,则是崇州长期坚持生态保护的成果。
近年来,我市不断实施造林绿化工程,通过植树造林、森林抚育等措施,有效提升森林质量和效益。同时,持续加大对森林资源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和稳定,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
红隼 摄影:余欢
自然无界,万物有灵,猛禽的迁徙路线丈量着崇州的生态高度。它们的羽翼之下,一幅天蓝地绿、生机盎然的城市画卷正徐徐展开,在这条跨越南北的飞行“航线”上,崇州以生态为笔,书写着人与自然双向奔赴的永恒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