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成都,探非遗 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明日启幕
明天(5月28日)上午,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盛大开幕,三大主题活动、三大特色活动将陆续亮相,展现非遗传承与创新的无限可能。27日,看度新闻记者走进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提前一睹本次非遗节的布展情况。
中外文化交融与温情瞬间
在“魅力非遗·国际大展”现场,主宾国马来西亚以及四个主宾城市槟城、清迈、阿尔及尔和巴里的展位设在展厅入口处,五颜六色的清迈纸伞、华丽的阿尔及尔女性传统服饰和装饰精美的陶瓷,在令人目不暇给之余,也令现场洋溢着愉悦的异域风情。
往前走不远,半透明的薄纱帘幕后,一条轻柔覆盖在竹架上的“丝绸之路”正在渐渐成型:搭建“路基”的竹子来自崇州道明竹艺村,一块块宽约20厘米、图案色彩各异的小幅丝织品拼接成这条路的“路面”。
这件作品的策展人是法国独立艺术家埃里克·本格(Eric Benque),他告诉记者,自己今年是第三次来成都参加非遗节了。“我一直致力于将法国手工艺和时尚设计理念与中国的传统非遗技艺融合。双方都有很多优美的素材,变换花样让它们碰撞出不同的跨界作品,这一过程充满了乐趣。”
埃里克还开心地补充说:今年妻子和女儿也跟着他一起来到成都,一家人计划抽空去看看大熊猫。“虽然我来了成都不止一次,但迄今为止还没去看过大熊猫呢。”
科技赋能展现全新魅力
科技赋能非遗也是今年的一大亮点。电子科技大学将川剧脸谱大师、川剧表演艺术家欧阳荣华的“欧阳氏川剧脸谱”做了别出心裁的电子展示: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一笔笔在大屏幕上一个个白底面具上,逐步勾画出各具特色的脸谱图案,不同脸谱下还有其所对应的戏剧人物名字,生动直观,一目了然。
著名的蜀锦也通过科技的赋能有了全新动感的展示方式——在“织造万象”沉浸式蜀锦交互体验现场,一架银光闪闪的“现代织机”矗立在展厅内,拨动织机前的梭子,观众们便可在屏幕上看到丝线经纬交错的画面,织机上蜀锦的图案也会随着“纺织”过程的推进而实时变化。
策展人朱佳慧告诉记者,织机是根据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提花织机复原而来,“同时你看展厅墙壁上的蜀锦图案,也是我们根据各种相关文献收集的真实图案,如连珠纹、花鸟纹、云纹等等,包括著名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纹样,现场都有展示。”
互动体验与养生文创齐亮相
在传统医药展区,一个个“健康咨询室”正虚位以待。成都市非遗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非遗节开幕后,这里会有名医专家现场坐诊,前来参观的市民朋友们都可以找专家们进行健康咨询,还会有正骨、针灸、推拿等体验展,可谓“互动性”最强的展场。
另外“杏林雅集”上有草药香囊、助眠药枕等主题中医类文创售卖,还有各种健康美味的养生药饮,记者看到一个展位上放满了各类陈皮类饮料——陈皮咖啡、陈皮参斛水等等,想象力和爽口度拉满。
感兴趣的市民们,还等什么?28日上午,欣赏完精彩纷呈的“活力非遗·天府巡游”开幕式展演之后,来自全世界的非遗之美、非遗之味,将在整整6天时间里给你们带来数不清的惊喜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