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数据知识产权融资助力科技类、文旅类企业?成都这场对接会给出答案
5月27日,为贯彻落实成都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创新,由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共成都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九三学社省促创工委、成都市科技金融协会、成都未来数字科技研究院、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联合主办的企需我应之“如何以数据知识产权融资助力科技类、文旅类企业”供需对接会成功举办。活动吸引了政府机构、金融机构、科技企业代表及行业专家近50人参会,围绕数据知识产权融资路径展开深度对话。
成都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企业服务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到,中心联动区(市)县和市级部门,统筹行业协会商会、高校校友会等社会力量,以及“民营经济 55 条”“营商环境 100 条”等政策措施,构建“一盘棋”工作格局,建立长效机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同时,中心坚持问题导向,通过促进政企沟通、解决涉企问题、开展资源对接服务、梯度培育民营主体等方式,打造“全要素”企业服务体系,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
成都市科技金融协会创始会长蒋鲲指出,本次活动旨在响应国家数据要素战略,通过“政产学研金”协同,破解企业数据知识产权融资难题。他呼吁金融机构以“服务思维”替代“销售思维”,关注企业真实需求,实现资源精准对接。
专家分享:解码数据知识产权融资路径
有数数字集团CEO、上合组织国家多功能经贸平台数据资产综服工委会理事长、香港大学吴大有教授系统解读数据知识产权的核心价值与应用场景。他提出,优质数据知识产权需满足“四要件”:质量(有效数据)、数量(规模达标)、形式(数字化可处理)、实时(场景适配)。同时强调,数据知识产权应聚焦“独创性、可复制性、时效性、经济价值”四大特性,赋能金融科技、智慧城市等场景。目前,全国已有12个试点区域上线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平台,登记量超1.5万件,北京、浙江等地率先实现数据资产质押融资突破。
企业成长通:全生命周期赋能企业发展
企业成长通融资专班组组长、成都农商行唐雅丽为参会企业介绍了“企业成长通”。成长通以“场景化服务”为核心,聚焦企业共性需求,通过“整车式服务”模式整合政府、行业协会、服务商资源,提供从基础经营支持到数字化转型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依托“高频线下活动+线上即时匹配”机制(如每周线下供需对接会、线上“企链通”小程序),构建透明化信任生态,覆盖8000余家企业,实现需求线上线下快速匹配,打造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赋能平台。
5家科技企业现场路演 提出融资需求
万商云集:专注于数据治理和数字化营销领域,拥有800万家企业数据资产,其研发的“数据通”产品已应用于多家国企数据治理,需要数据资产、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泊集信息:依聚焦传感器技术与智慧城市管控平台开发,因新产品研发与市场拓展需融资支持;
四川CA:成立于2007年,是四川省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统一数字认证体系的承建单位。深耕网络安全与数字认证,现寻求产学研课题合作,拓展金融领域电子合同应用场景和合作机会,提升在数字化安全领域的影响力。
玄武云:全国最大的智慧CM服务厂商,拥有超过14年的发展历程,其数据产品已在广州数据交易所和深圳数据交易所挂牌。目前需要接入更多的数据源产权融资需求,帮助客户拓展供应链金融渠道;
数喆数据:已完成一轮融资,估值11亿,业务涵盖数据采集、治理、开发和服务,拥有11项发明专利和100以上的软件著作。现有融资需求用于技术迭代、市场拓展、补充流动资金。
金融机构评审:创新产品回应企业需求
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普惠部副总经理彭淼:提供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产品,如“三科贷”。建议企业尝试“三科贷”等产品,对于金额较大的融资需求,企业需提供知识产权运营明细。
工商银行成都分行公司金融业务部(科技金融中心)副总经理尹波:工总行在西南地区设立的唯一一家科技金融机构,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产品。将继续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同时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了解。
恒丰银行成都分行普惠金融部一级分行部门副总经理李雨则:可探索数据采购合作,结合政府贴息政策降低融资成本。
徽商银行成都分行副行长尹永攀:已将数据资产纳入科技金融重点方向,可按企业阶段提供信用贷或税收经营贷,并采购行业数据支撑产品开发。
浙江民泰商业银行成都分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刘东:可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支持,简化知识产权质押流程,企业凭专利证明即可快速审批,户均贷款300万元-500万元。
富邦华一银行成都分行副行长梁俊红:外资银行,控股股东为富邦金控,提供跨境融资和交易融资服务。可依托跨境网络提供一站式出海融资服务,并围绕供应链场景定制应收账款质押方案。建议企业盘点核心资产并与银行对接,同时可探索引进担保公司或标准化融资模式。
现场,参会企业代表还围绕数据知识产权融资这一主题进行了主题交流,分享了各自企业在数据知识产权融资方面的实践经验、需求和建议。
活动的最后,蒋鲲会长在总结中强调:活动首次尝试“需求清单+能力清单”对接模式,未来将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通过线上社群与线下活动结合,推动银企精准匹配。他倡议金融机构加快数据知识产权产品标准化,企业主动盘活核心资产,共同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企业受益”的良性生态。
接下来,协会将持续跟踪需求落地,助力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与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