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视频|四川25天婚假何时落地?多子女家庭住房如何保障?答案来了

来源:看度新闻 2025年06月13日 17:24

近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健全“一老一小”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10项重点工作,提出要完善婚假和生育休假制度、实施育儿补贴政策、加强住房政策支持等。

6月13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健全“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实施方案有关情况。

四川延长婚假正在积极推进中    

看度新闻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这次方案明确提出,按程序修改《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享受婚假20天、参加婚前医学检查的增加5天。而这次调整,综合考虑了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用人单位负担和职工诉求等多方面因素,让小两口有更多时间相处、规划未来生活,也可以更好地营造一个更温暖、更友好的社会氛围。

接下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积极配合省卫生健康委加快推进修正《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把这个好事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这项政策具体的施行时间以修正后的《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为准。

推动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    

据了解,四川将从住房保障、购房支持、公积金支持等三个方面推动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以减轻这些家庭的经济负担和育儿成本。

住房保障方面,四川将适当配置三居室、四居室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并在户型、楼层选择方面给予优先支持,更好满足多子女家庭住房需求。    

购房支持方面,各地在一般购房补贴基础上,对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多子女家庭,额外给予专项购房补贴;同时,在各类拆迁安置中,对选择房票安置的多子女家庭,给予额外奖励,通过提供专项支持减轻多子女家庭购房压力。

公积金支持方面,四川不仅明确了多子女家庭申请公积金贷款的最高额度和租房提取额度均上浮不低于20%,而且提出多子女家庭租住保障性租赁住房可按实际租金提取公积金。    

对普惠托育服务实行限价管理    

四川将统筹多渠道资金,加快推进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和公办托育服务网络建设,鼓励用人单位办托、社区嵌入式托育、幼儿园托班等多元化托育模式发展。通过增加公建托位供给,提高普惠托位占比,到2027年全省普惠托位占比达到60%,让更多家庭享受到便捷优质的托育服务。

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制定收费和补助政策,对普惠托育服务实行限价管理,并对符合条件的机构按照每人每月2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同时,深入开展托育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加强监管,提高服务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将围绕婚前、孕期、围产期、产后、婴幼儿等时期,着力为妇女儿童提供系统规范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持续开展婚检、孕检、增补叶酸、新生儿疾病筛查等服务项目,完善出生缺陷防治和干预救助网络。全面开展早孕关爱行动,推进生育友好医院、儿童友好医院建设,让群众怀得开心、孕得安心、生得放心、育得舒心。

到2027年,四川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68%    

对于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的省情实际,四川将坚持兜底线、促普惠、提质量、补短板,积极构建具有四川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

健全失能照护和救助供养制度。优化布局县级特困失能人员养护院,按需推动集中供养机构提档升级。加大护理型床位建设和改造升级力度,对普通型床位和护理型床位实行差异化补助,到2027年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68%。更好发挥财政资金示范带动作用,继续通过民生实事等方式支持家庭智能适老化改造,探索以消费补贴形式支持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服务。健全养老服务支付体系,推动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机构范围。

培育壮大面向社会大众的普惠型养老。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集中力量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加快建设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和养老服务综合体,推行“社区+物业+养老服务”模式,支持养老机构康复护理、专业照护等服务向居家和社区延伸,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普惠的养老服务。

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进一步推进农村敬老院撤并整合,根据实际需求转型升级为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调整为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因地制宜推动农村敬老院收归县级直管,探索推广委托运营模式,稳妥推进农村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改革。鼓励各地立足本地优势,采取邻里互助、“中心户”多户搭伙、结对帮扶等方式,探索务实管用的农村养老服务途径,推动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