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轮滑世界冠军手把手教学!小小运动员点燃世运氛围
当中国首位境外轮滑世锦赛冠军张振海在成都轮滑运动场馆弯道压出凌厉弧线,孩子们的眼睛瞬间被点亮。
6月16日,“我在新都迎世运”主题系列活动之“小小东道主·探秘世运馆”活动走进位于新都的西南地区首个专业室内轮滑馆——成都国际轮滑中心。来自大丰小学、旃檀小学的100名学生,在张振海、潘郅远、张颢三位世界冠军的引领下,开启了一场沉浸式轮滑探秘之旅。
世界冠军手把手教学
张振海,2019年在西班牙世锦赛夺得男子1000米金牌,2023年亚洲锦标赛上终结中国成年男子组亚锦赛“零金史”,2024年全国锦标赛上包揽成年组全部六项冠军。
张振海(左)、张颢(中)、 潘郅远(右)三位世界冠军指导孩子们练习轮滑
当国际级裁判罗杨丹霖的哨声响起,张振海率领4名国家级运动员俯冲而出。轮子与地面刮擦出细密的蜂鸣,给孩子们上演一场自由肆意的轮滑速度交响曲。
5名国家级运动员进行速度轮滑表演
“注意看摆臂轨迹和重心转移。”速度轮滑表演结束后,张振海与潘郅远为孩子们展示速度轮滑的国际标准动作。
大丰小学四年级的廖荣馨前脚滚轮卡紧,后腿蹬地如弹簧,学得有模有样。“我长大以后,也想成为像他们那样的运动员,站上世界领奖台,为祖国争光。”
被赞为“起跑如离弦箭,弯道似猎豹突袭”的潘郅远,2023年初登亚洲锦标赛即横扫青年组200米追逐赛、500米争先赛等7枚金牌,成为赛事史上单届夺金最多的“七冠王”。
潘郅远是赛事史上单届夺金最多的“七冠王”
世界冠军们手把手指导孩子,不仅传授动作技巧,更用“永不言弃”的冠军精神感染着每个小小的心灵。“我明白了,每一个世界冠军都是从跌倒又爬起来开始的。” 孩子们说。
孩子们现场观摩练习
国际性场馆精度误差不超过3毫米
张颢俯身为旃檀小学邓鑫睿调整护具时,孩子没想到这就是轮滑运动史上获得金牌数量最多的运动员。
张颢带领孩子体验轮滑双人花式绕桩
张颢,17岁成为南京世锦赛“四冠王”,2023年夺得亚运会自由式轮滑男女双人花式绕桩桂冠。
今年世运会,张颢将在这座国际性场馆参加自由式轮滑单人花式绕桩和速度过桩比赛,再次向世界冠军发起冲击。
成都国际轮滑中心是中国西部首个室内标准轮滑场馆
成都国际轮滑中心,是中国西部首个室内标准轮滑场馆。总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设有3755平方米的200米标准速度轮滑场地。世运会比赛期间将设座席680个。
“这条赛道施工包含9道工序,涂料层多达7层。国际赛事对场地平整度误差要求不超过3毫米。”罗杨丹霖介绍。
轮滑赛事是本届世运会赛程最长的项目,将于8月7日至17日在该场馆举行。涵盖单排轮滑球、速度轮滑和自由式轮滑3个分项,97场比赛,将产生23枚金牌。
张振海与潘郅远都是新都人。作为东道主选手,他们在这次世运会的目标是站上最高领奖台,让国歌在新都响起。潘郅远说,拿过世锦赛金牌,但这次不一样——“在家乡父老面前比赛,站在家乡的赛场,夺冠不仅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责任。”
小小运动员点燃世运氛围
世运会虽未到,但“小小运动员”们已将比赛热烈氛围拉满。
现场,孩子们随机分7组,进行轮滑接力赛对决。旃檀小学代表队采用“双手触碰式交接法”,这个刚在世界冠军手中学到的技术细节,此刻被孩子们演绎得行云流水。
比赛结束世界冠军为孩子们颁奖后合影
据悉,“我在新都迎世运”主题系列活动分为“世运项目进校园”“小小东道主.探秘世运馆”和“世运场馆开放日”三个子项目。6月11日, “我在新都迎世运”主题系列活动之“小小东道主·探秘世运馆”已走进香城软式曲棍球场馆(香城体育中心)。
活动尾声,孩子们在寄语贴纸上写下心愿。“欢迎世界各国运动员来成都,来新都感受运动魅力”“Welcome to Chengdu ,Welcome to Xindu ”“我要像轮滑冠军的哥哥们一样,让五星红旗在世界赛场升起!”
孩子们写下心愿
孩子们与世界冠军合影
现场,世界冠军也为孩子们写下寄语。正如国际级裁判罗杨丹霖所言,“也许这就是体育最美的样子,冠军种下梦想,孩子收获勇气,场馆见证成长。”
资料来源:新都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