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军人本色 担当密码
又一次中国军人以血肉之躯对抗自然暴力。6月22日清晨6:00,青岛崂山风景区八仙墩,一名登山爱好者在拍照时不慎失足坠入汹涌海浪中,当时风急浪高,无人敢贸然下水。危急时刻,驻青岛海军某部现役军人张小龙毅然下海救人。
据张小龙事后回忆,当时情况其实很危险,因为据他观察海岸边呈现的涌浪,这种海浪会把落水者一波一波逐渐卷入深海区,但张小龙军人的本能反应告诉他,别想那么多,干就是了!张小龙凭借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冷静判断,迎着巨浪奋力游向落水者,抓住落水者后张小龙用尽全力回游,此时风大浪急,救援现场令人揪心。从现场的画面看到,张小龙奋力将落水男子拖拽至礁石处。而就在这个时候,岸边热心群众自发用登山杖形成接力阵型,把“众人拾柴”的中国古老智慧变成现代应急救援方法,最终落水者得救了。
而被救者的身份和回复让这个故事更具意义。他是一位基层法院干警。在致谢微信中说,他的父亲之前也是刚救了个落水的小孩,真是善意的循环,一百句一万句也道不完的感谢。“我是一名基层法院的干警,以后一定能把您这种‘军民情深 水乳交融’的精神发扬下去,以自己所能帮助更多的人。”
这个故事意义在于,在最初从“无人敢下”,到看见中国军人的脊梁,从“被救者”到感恩传递的“守护者”闭环,我们看到的是军人以身躯作守护,群众以手臂为缆绳,被救者以誓言为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