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全国县域旅游“百强县”揭晓!成都都江堰、大邑等5区(市)县上榜

来源:看度新闻 2025年07月04日 11:21

近日,《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报告2025》发布,报告对全国1866个县域的旅游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评估,并发布了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榜单。其中,成都都江堰市、大邑县、彭州市、邛崃市、金堂县5个区(市)县上榜。

bc57b365-1086-4499-91d8-0860ed62edfd.jpeg

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县域旅游平均接待游客总量为580.79万人次,同比增长14.26%,旅游总收入增长9.96%,游客转向追求深度体验,Z世代与千禧一代成县域旅游消费主力,呈现出“小而美、精而特”的鲜明特征。

报告对全国1866个县域的旅游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评估,并发布了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发展潜力百佳县、发展最快的100个县榜单。数据显示,旅游总收入超200亿元的县域达44个,较2023年增加10个;接待游客超2000万人次的县域63个,增加11个。浙江、四川、江苏分别以34席、11席和7席领跑百强县榜单,安徽宁国、贵州息烽、河北武安、陕西周至、湖南吉首等县市首次上榜百强县,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

2025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分布在21个省份。四川最多,占13席;江西占12席,云南和福建8席。重庆云阳、重庆巫山、江西弋阳、重庆丰都、湖南资兴、江西瑞金、山东青州、安徽黟县、福建漳浦、陕西华阴位列前十。

9894e65d-ee82-46c3-96a0-30e09d9e9e7d.png

“县域旅游体验升级与年轻化趋势显著,已成为文旅市场最重要的增长极。”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副主任吴南轩指出,从人群结构看,县域旅游的核心客群以18-34岁的年轻人为主,他们自驾偏好突出,数字化赋能显著,超八成通过短视频平台获取旅游信息。从消费结构看,县域旅游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报告显示,县域旅游客群结构向高消费层级演进,中高消费人群偏好指数(TGI)达1.30,人均单日消费集中在100元到300元。餐饮(79.74%)、住宿(70.82%)和门票(57.16%)构成三大支出项,文创产品、体验项目等二次消费占比稳步提升。

县域旅游正从传统景点经济向全域体验经济转型,这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一是文化基因的活化传承,县域旅游深度挖掘地方非遗、民俗、方言等文化符号,构建差异化体验;二是生态系统的多维“变现”,依托自然资源打造生态旅游、康养度假、研学教育等新型业态;最后是产业网络的交叉渗透,推动旅游与农业、制造业、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县域旅游既承载着城市消费升级的需求溢出,为产业发展提供动能,又激活了乡村资源的价值转化。

报告指出,2024年县域旅游呈现“双向流动”新特征:城市消费通过高铁网络向县域下沉,3小时旅游圈催生民宿集群等新业态;同时县域通过IP联盟形成跨区域主题线路,如浙皖闽赣非遗走廊、云贵川的山地旅游带等,打破行政边界,实现资源优化;数字化进程加速,VR古镇漫游、数字藏品等创新模式构建线上线下闭环体验,既延展了旅游消费场景,又创造了增量价值空间,释放县域旅游新动能。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