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近十年“最短”三伏天要来了 这份“科学防暑指南”请收好

来源:看度新闻 2025年07月11日 14:37

热浪滚滚,蝉鸣阵阵,一年中最“烤”验人的日子——三伏天要来了。今年三伏总时长30天,从7月20日入伏,一直持续到8月18日,打破连续十年40天“超长版”模式,是近10年来首次“短版”三伏。

三伏天为什么有长有短?据气象专家介绍,三伏天的推算,依据的是我国传统的干支纪日法,以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作为初伏的开始,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起始。而初伏与末伏之间,便是中伏。如果夏至和立秋之间庚日多,中伏就长,整个三伏天可能达到40天。如果庚日少,就像今年,中伏只有10天,三伏天总共就只有30天。

ffbcdf008a274217a24f952f7362084c.png

虽然时间短,但高温“烤”验一点都不会少。夏季热射病频发,需科学防暑养生。医生提醒,中暑的发病顺序通常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的最严重状态就是热射病,当体温超过40℃,出现意识模糊、抽搐等症状时,就要立即送医。

目前,虽未“入伏”,但全国多地已高温天气持续,大家要及时补水、减少户外暴晒,遇不适立即采取防暑措施。高温天气里,首先要避免长时间暴晒,尽量选择清晨或傍晚外出,减少正午时段的户外活动。空调温度不宜过低,保持在26℃以上,以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引发不适。

补水要科学,水别等渴了再喝,经常小口小口喝杯温开水,同时也可以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避免一次性灌入大量冰水刺激肠胃。此外,三伏天给身体补足水分还不够,还得适当补点钾。建议每天喝水量最好多于1200ml。

常有说法,“夏季吃豆胜过吃肉”,有一定道理。夏天很多地方有暑湿,胃口不好,而大多数豆类都具有健脾祛湿的作用。市民可以先将赤小豆、绿豆和黑豆泡几个小时,然后用小火慢熬至三种豆煮烂。

在饮食上,可以多吃西瓜、绿豆汤、苦瓜等清热解暑的食物。与此同时,苦味食物虽好,但也要注意用量。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张晋表示,比如说吃一点黄瓜、苦菊、苦瓜、冬瓜、芦笋等等这一类带点苦味的食物,有一定的清心火的作用。过于寒凉的食材虽然能清火,却容易伤及脾胃,很多人在不清楚自身条件时盲目“吃苦”,苦寒败胃,会引起食欲不振、腹泻等一系列症状,所以不是人人都适合在夏季“吃苦”。经期女性、体质差的人群、脾胃虚寒的人群更应谨慎“吃苦”。

最近流行的三伏贴、晒背等“养生法”也并非适合所有人,尤其是体质偏热或皮肤敏感者,盲目跟风可能适得其反,要根据个人体质科学养生。

小暑已过,三伏将至。面对即将到来的高温天气,市民需牢记,防暑≠闷汗,养生≠跟风,应科学降温、适度清洁、合理饮食。未来数日,我国大范围的闷热天气仍难以消退,需谨防中暑和热射病发生。这份高温天气防御指南一定要了解。

10b5c1b8-2253-4e04-b50b-39f0f897182f.jpg

d7e5bba2-7d20-487a-9b26-46a6dd393208.jpg

1904b603-1d66-42ac-96ea-95c00f753c2d.jpg

161fa9c1-21ce-40dc-a4a8-693bf6bca533.jpg

f0629ffc-56e1-4742-a600-6f61095b4705.jpg

b6de5577-3a25-4a4b-a974-de33070f0cdb.jpg

032b299a-4d52-48df-8155-a0b0e537256d.jpg

fc202c16-879d-44c6-92d8-e9ee40e17529.jpg

资料综合:应急管理部、健康时报、咸宁日报、新华网、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