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公园城市“城”长记②|让园区成势,为企业解忧,活力成都让更多市场主体近悦远来

来源:看度新闻 2025年07月16日 15:22

《公园城市“城”长记》第二期一起关注:成都以“立园满园”提能级、“强链补链”优生态、“进解优促”激活力。

6月30日,“成都造”电影《哪吒2》告别大银幕,上映150余天以来,打破113项纪录,全球总票房已突破159亿元,跻身全球影史票房榜前5;胡润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25全球独角兽榜》显示,四川共有9家企业上榜,全部分布在成都;在成都产业园区,1分钟内,有企业能够生产100多片柔性显示屏,制造1万多片太阳能电池;在成都国际铁路港集装箱中心站,西进欧洲、北上俄蒙、东联日韩、南拓东盟的贸易版图中,成都企业“动作频频”;在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每周都会举办各种主题的政企交流活动,企业提诉求,政府部门当场回复并给出解决路径,成都着力塑造“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营商环境品牌,让更多市场主体“近悦远来”……

801953dc5f464ede98a07346224f0786.png

去年以来,成都以“立园满园”提能级、“强链补链”优生态、“进解优促”激活力,加快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强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创新中心、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和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核心功能,持续激发公园城市发展活力。

“集群”,是成都武侯区微波射频产业园的特点。这个聚集了无线通讯、微波器件、射频软件测试等领域企业的园区,还瞄准更细分的赛道,以链主企业为中心,打造了多个专业化、特色化“园中园”,促进产业进一步聚集。而这样的设置,是基于微波射频特殊的产业需求和布局。华日微波通讯专业楼宇就是其中之一。

图片

图据武侯发布

“作为微波射频产业链中的下游企业,我们专注于无线电监测相关技术及产品的研究和生产。在产品的批量生产制造中,需要上中游企业来提供元器件、外协加工、外包服务等。”成都华日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黄扬钧提到,微波射频产业相对“小众”,此前供应商往往分布在沿海地区,尤其是深圳,“因为微波射频企业是以科研为核心的制造型企业,与常规企业相比,我们的生产模式是‘以销定产’,生产周期在三个月左右,如果前往沿海地区寻找供应商,势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为进一步节约企业自身的人力及生产资源,2016年左右,武侯区微波射频产业园帮助华日通讯建设了华日微波通讯专业楼宇,同时围绕无线电监测领域产业链,吸引了一批上下游企业在此聚集。

“过去需要前往深圳才能找到的配套企业,现在在一栋楼里即可实现对接。”华航高科成都分公司于2020年落户楼宇,行政经理胡银华习惯了在同一栋楼跑客户业务的工作节奏。落户成都后,华航高科与成都华日通讯的业务量,每年都在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

而这只是“园中园”产业链带动效应的缩影。目前,该楼宇已经聚集微波通讯企业和其他企业30余家,拥有企业服务和政策咨询平台、测试检验平台等多个服务平台,年产值超10亿元,可以说是武侯区微波射频产业园的“镇园之宝”。这个专业化“园中园”释放的发展红利,推动搭载本土“黑科技”的产品不断诞生,在全国各地“大展拳脚”。

成都以“立园满园”推动产业园区成为拼经济搞建设的主战场、主引擎,到今年7月,全市已建成千亿级园区12个、500亿级及以上园区24个,加快培育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1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在这座奋进中的创新之城,企业是产业发展的生力军。据公开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成都全市经营主体增至395万户,居副省级城市第2位。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50%以上的GDP。成都也获评“2024 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最强劲的“吸铁石”、最核心的竞争力,营商环境的建设重在让惠企服务精准提质。如何加快推动全市各项政策便捷、高效兑现落实?去年以来,“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成为成都助企纾困推出的一大实招。企业提诉求,政府部门现场“接招”的政企面对面交流活动,在成都成为常态。

“希望针对中小微企业股权融资方面能有新的金融产品对接”“希望在用电保障方面得到更多帮助”“希望能协助找到更为合适的供应商”……这是近日,成都经开区“蓉驿见·政企面对面”暨“亲清茶室”交流活动中,政企面对面交流的生动情景。

图片

图据龙泉驿发布

当天,成都经开区企业服务局与30多家民营企业、行业协会、驻区金融机构代表围坐在一起,这些企业来自成都经开区高端装备、零部件、新材料、轻工、生物医药等二、三产业领域,在现场分享“成长的烦恼”,涉及融资、政策申请、市场拓展、用电保障、安全生产等领域。

成都经开区真心实意的态度和行动,赢得现场企业一致好评。成都九芝堂金鼎药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熊开鹏感受很深,“就在今年4月份,我向区企服局联系希望可以到辖区企业学习车间生产,当天上午联系,下午就安排好了。去学习后收获非常大,立马就调整了公司下一步经营计划。”成都银利永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范维维也表示,今年5月,区企服局在短短几天就帮他们找到了更好的供应商,有效解决了降成本难题。

“企业发展中遇到难题,我们将会同其他市级部门和属地政府一起协调解决。”“针对一些发展问题,我们能当场解决的就解决,一些无法当场解决的问题,我们将带回去深入研究,及时答复。”这是成都市发展改革委去年走访企业的缩影。成都坚持“用户”思维,通过“进”企业问需、“解”痛点疏堵、“优”生态提质、“促”创新增效,为企业纾解营商难题。截至今年7月,成都经营主体增至401.9万户、居副省级城市第2位。

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是此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的一项重点任务之一,在突破新质生产力发展瓶颈,发挥城市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枢纽作用等核心命题面前,成都以 “立园满园” 和 “进解优促” 两大抓手精准破题,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随着相关决策部署的深入实施,成都,这座量质齐升的活力创新之城,将以蓬勃之姿成为梦想的孵化地与绽放场。

相关报道

公园城市“城”长记①|城园相融里,看见一座愈加诗意栖居的成都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