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丨擦亮“公园城市·幸福成都”名片 成都“净优亮美”第一批清单任务全面完成
今天(17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成都市城乡人居环境“净优亮美”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介绍成都市2025年以来开展城乡人居环境“净优亮美”专项行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发布成都市《城乡人居环境“净优亮美”专项行动2025年下半年任务清单》,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小投入”改善“大民生”,推动一批民生项目落地见效。
今年以来,我市依托网络理政、市民热线等渠道,梳理出市民诉求集中的噪音油烟、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物业服务等十大类问题,明确“净环境、优秩序、亮空间、美风貌”四大攻坚方向。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过一段时间的精细治理,成都“净优亮美”专项行动第一批清单任务已全面完成。
市政府副秘书长 李建军:中心城区我们已新建的12个口袋公园成为“家门口的会客厅”,优化提升355处街区街巷街角让老街焕发新生,11个特色街区植入特色文化元素,让市民游客在街坊街巷中品味市井烟火的“成都味道”。
在县市新城,已完成城市照明设施故障检修1442处,修复城市道路病害2万余处,累计增设停车泊位5万余个,让城市运行更加规范有序。在助力便捷出行方面,市城管委精细管理,拆除占道打围退围,缩减面积达10.9万平方米,完成拥堵路口微整治,实施共享单车重点停放区域“一站一策”管理,清理违规停放共享电单车约9.1万辆。
市城管委主任 李伟:市城管委依托12345热线、网络理政平台等渠道全面系统梳理了市民反映最集中、最迫切的问题,比如物业管理问题、机动车乱停、游商占道经营、违法建设、餐饮油烟扰民等,我们结合成都的实际研究确定了36项重点工作任务,明确责任主体、完成时限。
在农村区域,我市坚持以补短板、提品质、惠民生为导向,从群众感受最直接的村庄清洁美化等“小切口”入手,用心绘就和美乡村幸福底色,修补公路、村道、坑凼1900余处,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稳定在95%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98.3%。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宋峰:深化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三年行动,以150个先行村、150个重点村、10个提升村建设为支点,以和美乡村先行片为引领,初步形成“一村美”到“一片美”,进而“全域美”发展态势。
“金角银边”是创新性的城市绿化与空间更新计划,目的是通过改造城市桥下空间、滨河空间等剩余空间,打造兼具景观与生态、休闲与文化等多功能的复合型公共空间。
市公园城市局副局长 周灵:我们将市民们对“15分钟生活圈”建设涉及文化类、体育类、服务类等需求,与“金角银边”场景营造相结合,促进文体旅商与生态景观功能的融合,推进实施“金角银边”点位200处。
针对游商占道、油烟污染等“老大难”问题,成都创新打造“双流好市”模式,通过划定“蓝线”管理服务区和“红线”游商归集区,形成统一区域、统一时段、统一亮证的“好市”。
双流区政府党组成员 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党组书记 傅成曦:今年3月全区规划建设“好市”11个,已建成6个,初步取得市容秩序优化的效果,以“双流好市·龙桥集”为例,运行以来,服务区域游商问题有效改善,城市秩序类投诉量下降近70%,道路拥堵指数下降18%。
下一步,我市将以学习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总结首批8大重点片区整治成效,坚持按照“切口要小、见效要快、群众有感、切实可行”原则,分级分类梳理形成“净优亮美”第二批任务清单35项,于7月全面启动实施,今年年底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