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落地、入驻、投产…成都一批项目进展来了!

来源:看度新闻 2025年07月23日 15:24

武侯区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孵化载体建设进度刷新至90%,西部首个四川脑机接口中试及公共服务平台落地温江,锐迪精准可控高负载核药项目入驻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一批项目又有新进展了,一起来看。

武侯区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孵化载体

建设进度刷新至90%

在武侯区悦湖科技城核心区,武侯区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孵化载体如破土春笋,建设进度刷新至90%。这片占地58亩的科创热土上,6栋研发与办公楼宇(总建面约13万平方米)巍然矗立。

图片

项目自设计之初便锚定绿色建筑二星标准,屋面光伏发电板吸收阳光能量,外墙铝锥芯板锁住温度,节能环保理念贯穿始终。面对高温汛期叠加的挑战,项目部周密部署,将安全管理细化至风险识别、班前教育、安全履职的“三步工作法”,项目更以过硬表现获评市级安全文明、绿色施工“双标杆”。

图片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创新源头,重点承载AI大模型、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探索“生产+办公+研发+设计”融合新模式,通过“产业研发+总部基地”为悦湖科技城点燃高质量发展引擎。

武侯区重点民生工程——龙门绣苑安置房项目

全面完工

民生所系,枝叶关情。武侯区重点民生工程——龙门绣苑安置房项目已全面完工。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11栋崭新住宅楼托举起1452户家庭的安居期盼。

图片

项目品质匠心独具:地下1429个车位基本实现1:1高品质配比;保温装饰一体板外墙兼顾美观与节能;小区内精选樱花、蓝花楹、银杏等植物,营造出四季流转的公园式景致。户型设计从套一到套三共五类,其中125平方米的最大套三户型,大横厅与超长景观阳台的组合备受瞩目,厨房设施完备,居民只需添置家电即可轻松入住。

图片

为确保居民顺利开启新生活,各相关单位正联合细致查验整改,并将有序推进分房安置工作。龙门绣苑不仅圆了千余家庭的安居梦,更成为武侯区推动城市有机更新、持续提升民生福祉的温暖注脚。

太平园TOD综合开发项目(一期)

主体结构封顶

城市发展,交通与商业如血脉相连。太平园TOD综合开发项目(一期)主体结构已封顶,正全力冲刺装修与设备安装。该项目坐落于地铁3、7、10号线太平园站,总建筑面积9.06万平方米,涵盖三栋商业楼宇及大型地下室(提供523个车位)。

图片

项目最大亮点在于与三条地铁线的深度融合。“目前正加紧推进地下接驳工程前期手续。”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建成后,市民不仅能在此便捷换乘,更能享受‘游购娱’一站式服务。”该项目以“体验服务”为核心,聚焦高端商务、文创商业,延伸主题商业与金融服务,旨在打造活力与文脉交融的现代文创产业高地。当前建设重点围绕总坪施工、室内整改及配合地铁接驳展开,计划年内整体呈现。其建成将显著优化市民换乘体验,带动就业,为太平园片区转型发展注入新活力。

图片

西部首个!

四川脑机接口中试及公共服务平台落地温江

7月22日,四川脑机接口中试及公共服务平台在温江揭牌。四川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院与四川锦弘中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将共建西部首个贯通“技术研发-中试验证-注册生产-场景落地”全链条的专业平台,推动脑机接口产品在智慧医疗、养老助残、特殊教育等领域的落地应用,填补省内脑机接口产业链关键空白。

微信图片_20250722154448_副本_副本.png

脑机接口作为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融合的前沿技术,在医疗康复、智慧养老等领域前景广阔,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焦点。近期,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也将脑机接口列入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

微信图片_20250722154457_副本.png

行动快源于布局早。早在2020年,温江就建成了全省首个脑科学新型研发机构——四川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院,培育出全省唯一脑科学规上企业及一批创新型企业,全球首发MCI早期辅助诊断产品——大脑生理与认知功能辅助评估系统。此外,温江还聚集了华西医院温江院区等多家三甲医院,在神经系统疾病诊疗、康复训练等方面优势明显,产业链的上下游基础较为完善,为平台建设提供了丰富的验证场景。

图片

该平台以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国家级平台-中古脑器交互实验室主任、四川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院院长尧德中教授团队为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撑,四川锦弘中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软硬件和运营经验为建设支撑,设立设计服务中心、中试熟化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服务中心等七大功能中心,建构全链条服务体系。

锐迪精准可控高负载核药项目

入驻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

近日,四川迈锐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迈锐迪”)建设的精准可控高负载核药项目入驻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该项目将重点开展适用于肝癌治疗领域的微球产品研发等工作。据悉,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近年来将核医疗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迈锐迪项目的入驻,将为园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图片

迈锐迪是一家聚焦肿瘤与神经领域的创新型企业。公司由四川大学微流控团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核医学科和四川迈可隆联合发起设立,核心团队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前核医学科主任李林教授带领的核医学团队。

此次入驻国际生物城的精准可控高负载核药项目,主要从事放疗微球、放射性核素标记偶联药物、核素应用设备的研发业务。该项目引进了四川大学及华西医院的前沿科研成果,致力于设计可降解、尺寸均一、密度合适、比活度高等的放疗微球。该放疗微球产品上市后,有望成为全球治疗肝癌的领先产品,为广大肝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追梦空天eVTOL无人货运型整机

西南研发制造中心落户双流

7月22日,追梦空天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在双流注册成立,这标志着追梦空天eVTOL无人货运型整机西南研发制造中心项目正式落户双流。该项目计划投资5亿元,将依托双流区航空产业基础和低空经济优势,打造集研发、测试、制造于一体的无人货运航空器全链条基地,为成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图片

追梦空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由清华大学创始团队组建,核心团队来自航空工业体系,专注于eVTOL整机研发。其首款产品DF-600为国内首型混合动力倾转旋翼无人机,已于2024年完成全流程过渡试飞。

图片

DF-600采用先进的倾转旋翼设计,兼具垂直起降与高速巡航能力,并在活塞混电、氢混等混动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关键突破。目前,该机型已进入交付试验阶段,计划于2025年内正式交付先锋客户,标志着我国在新能源航空领域的商业化应用迈出重要一步。

“双流最打动我们的是‘航空基因+政策赋能’的双轮驱动。”追梦空天副总裁贾睿表示,项目研发基地将入驻航空智能制造区民航机载设备研发制造产业园。

图片

据了解,双流区域内集聚了42家低空数据通信研发企业和153家专精特新企业,形成了强大的技术资源网络与产业生态圈,可高效支撑研发制造需求,大幅降低企业综合成本。

图片

据介绍,该项目落地后,将进一步壮大双流航空产业集群,加速成都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

年产值超6个亿

成都东部新区又一企业投产

近日,在成都东部新区简州新城“专精特新”企业园B区崭新的厂房内,随着装配线生产设备轰鸣声响起,航天世源简州新城智能制造工厂正式投产,源源不断下线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为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注入强劲的动力。

这座由四川航天世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工厂,占地面积约101亩,是专门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主要从事汽车冷却系统零部件、润滑系统零部件等泵阀类产品的开发与制造。

图片

步入明亮的新厂房,技术工人正熟练地操控着智能化设备有序加工,随着机器飞转,产品不断下线。

图片

“除了引入机械臂等智能化设备,我们还将上新全自动化的装配线。”航天世源副总经理徐雁指着高速运转的生产线介绍,新产线自动化程度大幅提升,企业自有研发团队正全力研发数字化系统,未来工厂的“大脑”与“神经”将深度互联,实现生产全流程智慧管控。

当前,航天世源简州新城智能制造工厂已经投产,与此同时,航天世源研发总部、生产线也陆续搬迁至成都东部新区简州新城,预计9月中下旬全部完成。届时,项目将实现年产量约520万套,年产值约6.3亿元。

资料来源:武侯发布、金温江、双流发布、成都东部新区、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发展集团等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