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攀升!成都世运会市场开发收入创历史新高
8月14日下午,成都世运会市场开发与文化活动专场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世运会主媒体中心举行。成都世运会执委会宣传部(开闭幕式部)专职副部长高怡强、城市工作服务部负责人汪锋、世运村部专职副部长苏波介绍了市场开发与文化活动开展情况并答记者问。据悉,赛事期间,成都世运会创造了世运会市场开发收入历史新高,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在竞技的活力中焕发新彩,让各地朋友因世运会相聚相知,推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

推出16大类500余款特许商品
创世运会市场开发收入历史新高
发布会现场,据成都世运会执委会宣传部(开闭幕式部)专职副部长高怡强介绍,本届世运会始终围绕“简约、安全、精彩”办赛要求,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实现了显著的突破。
其中,成都世运会特许经营围绕吉祥物“蜀宝”“锦仔”,并且结合世运会的相关特殊标志,累计推出玩具类、徽章类、文具类、陶瓷制品类、生活用品类等16大类500余款特许商品,开设线下零售店(点)共计218个。奖牌冰箱贴、吉祥物基础手办、世运轻盈双肩包、运动系列小徽章、“蜀宝游三国”公仔等多款特许商品,都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上架即售罄,正在进行第三批次的补货中。
“成都世运会不仅创造了世运会市场开发收入历史新高,更重塑了赛事的商业格局。”高怡强表示,在科技赋能方面,就人工智能、绿色低碳、低空经济等应用场景,先后开展4次专场精准对接会,吸引的捐赠企业中科创类企业占比过半,90%以上为“成都造”,拓展赛事科技场景应用的同时,助力城市智慧系统升级。同时,汇聚了11家国企力量,共同为世运会捐赠10余万吨碳汇,助力世运会赛事碳中和。
国际大型综合赛事不仅需要通过市场开发筹措办赛资金,还需要与赞助企业紧密合作,实现赛事侧与城市侧的双向联动,才能确保赛事顺利举办。比如,作为成都世运会综合信息类官方合作伙伴和赛事信息系统总集成商,中国电信实现赛事指挥调度AI智能体,首用全球领先的量子通信技术,外宾首享国外电子钱包国内无感支付等多项“首创”,还通过5G+AI+XR技术将沉浸式赛场体验搬到了东郊记忆。高怡强表示,“一届国际大型综合赛事的顺利举办,不仅有赛场上各类群体的功劳,也离不开在‘赛场外’默默支持世运会的赞助企业。”
开展世运广场、世运村文化活动
持续呈现巴蜀韵味与世界风情
据介绍,赛事期间,世运广场、世运村等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在竞技的活力中焕发新彩,让各地朋友因世运会相聚相知,推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
自8月8日启动以来,世运广场通过文艺展演、体育互动、非遗体验、科技展示等多元形式,为市民游客与国际友人呈现了兼具国际表达与巴蜀韵味的文化盛宴,累计吸引超13000人次参与。高怡强介绍,每天晚上,世运广场主舞台上不仅有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带来的体育项目表演,更有彰显巴蜀韵味的特色节目;城市文化展示区的非遗文化体验活动,让多元文化魅力持续发酵;每日“最佳运动员”颁奖仪式成为焦点活动,截至目前,来自瑞士、德国、中国等国的10组运动员先后获此殊荣。

世运村系列活动热度持续攀升。成都世运会执委会世运村部专职副部长苏波表示,在世运村A区开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互动体验活动,让参赛客群沉浸式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打造了“汉语桥”中文学习互动体验区,现场指导外国运动员体验汉语文化;同时,还组织开展了多场露天派对活动,让世运村成为文化交融的桥梁、情感共鸣的驿站。
推出7条城市文化体验线路
热忱邀请运动员等感受成都独特魅力
为了让来蓉参赛的运动员、技术官员等近距离感受成都的独特魅力,据成都世运会执委会城市工作服务部负责人汪锋介绍:“我们以公园城市、时尚商圈、烟火成都为主线,甄选17个点位串联成7条城市文化观光体验线路,供来蓉运动员和嘉宾等自由选择。”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200名运动员和嘉宾朋友报名参与体验活动。
在7条城市文化体验线路17个特色点位中,熊猫基地是大家首选的目的地,其次是武侯祠/锦里、环球中心、宽窄巷子、东郊记忆等点位。此外,推出的夜间特色体验——乘“火锅巴士”赏都市夜景、品尝火锅,再乘锦江游船观灯光秀,最后在望江楼公园欣赏非遗变脸表演,也是嘉宾们出行的热门选项。不少参加了活动的朋友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发布了成都的美食、美景、美好体验,向世界推荐成都。

图源文旅成都
发布会现场,汪锋为运动员和随队官员等代表团成员推荐在成都半日游、一日游的攻略,“半日游,推荐‘国宝粉丝探访之旅’,近距离感受熊猫的魅力;也可报名参加武侯祠/锦里线路,领略三国文化精髓,体验老成都市井烟火,或者走进洛带博客楼(川西客家土楼)和洛带古镇,感受客家文化与成都慢生活的碰撞。此外,还推出了两条商圈游览线路,让来蓉嘉宾充分感受成都时尚与现代都市活力。”汪锋表示,一日游则推荐串联了都江堰与青城山的“世界遗产经典之旅”。
汪锋在现场热忱邀请运动员、嘉宾朋友们,“在比赛、工作之余,参加到我们的城市文化体验活动中来,切身感受成都这座城市的魅力,把收获和体验向家人、朋友们分享。”
问:世运会举行了一系列活动,受到了各国运动员和参赛代表的喜爱,能否简单介绍世运广场的打造理念、特色亮点,以及后续向市民开放等情况。
成都世运会执委会宣传部(开闭幕式部)专职副部长高怡强:世运会期间,我们在成都世界园艺博览园精心打造了一个城市活力空间——“世运广场”。在世运广场上,我们设置了体育项目展示体验区和主办城市文化展示区、美食区、舞台区、赞助商和特许商品区、城市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区、仪式活动区等功能板块,集文化体验、体育互动、商业消费于一体,形成了“游、购、娱”一站式的体验链,实现了赛事热度向城市生活的延伸。
8月8日-17日每晚18:00至21:30,广场主舞台成为文化交融的核心区域。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带来体育舞蹈、抛竿、泰拳等表演,展示了世界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四川省各市(州)呈现杂技、戏曲、武术等精彩的表演,让巴蜀风采绽放国际舞台;《登峰》《世界燃起的星火》《逐梦》等世运推广歌曲的演唱,以及热情洋溢的DJ潮音秀,使舞台区的热度持续攀升。
在城市文化展示区,我们通过组织“可看、可学、可做”的沉浸式体验,让蜀绣彝绣、巴中竹编、仪陇剪纸、蚕丝扇、木雕等非遗文化,从静态展示走向动态传承,让大家在亲手实践中感受到文化魅力。每日的“最佳运动员”颁奖仪式,是世运广场的焦点活动。来自瑞士、德国、中国、墨西哥等国的10组运动员已经先后获此殊荣,IWGA嘉宾与执委会代表共同为运动员颁奖。此外,体育项目展示体验区也成为了亲子家庭与运动爱好者的乐园;城市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区为大家带来一场“科技+体育”交融的盛宴。
截至8月13日,世运广场已经完成了前半程的文化活动。8月14日至16日,“百花齐放——竞秀之夜”“蜀韵和鸣——华章之夜”等主题活动将连续登场,竹琴《寻味》表演、泰拳展演等精彩内容,也将继续呈现巴蜀韵味与世界风情。
问:请介绍本次世运会的赞助情况,这些赞助商是如何参与并且支持到这次赛事当中的?
成都世运会执委会宣传部(开闭幕式部)专职副部长高怡强:成都世运会市场开发赞助招商工作于2023年12月正式启动,市场开发团队围绕“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通过举办航空类、金融保险类、低空经济类、汽车类、智能制造类等专场推介会,全面拓展市场资源,招募全球合作伙伴特步、四川航空,官方合作伙伴中国电信、吉利控股、中国人保、亚信安全等26家赞助企业。
国际大型综合赛事不仅需要通过市场开发筹措办赛的资金,还需要与赞助企业紧密合作,实现赛事侧与城市侧的双向联动,才能确保赛事的顺利举办。比如,作为成都世运会综合信息类官方合作伙伴和赛事信息系统总集成商,中国电信实现赛事指挥调度AI智能体,首用全球领先的量子通信技术,外宾首享国外电子钱包国内无感支付等多项“首创”,还通过了5G+AI+XR技术将沉浸式的赛场体验搬到了东郊记忆;四川航空是成都世运会航空运输类全球合作伙伴,他们为参赛运动员提供额外免费行李额度政策,针对运动员特殊行李托运制定了专项保障方案,设立赛事专用柜台,联动机场、海关等机构设置专用通道,确保各国代表团“随到随飞”;中国石油不仅在能源保障方面建立“30分钟出库、90分钟直达”的响应机制,开设绿色通道,确保世运会用车“随叫随加”,还特别为世运会开幕式主火炬量身制定了供气方案,确保世运之火熊熊燃烧,与成都夜空交相辉映;中国人保财险赛前为成都世运会定制了覆盖人身安全、公众场所责任及赛事组织运营风险的专属保险方案,赛时成立成都世运会保障中心,统一调配专属理赔车辆和驻场人员,实现27个竞赛场馆、世运村及开闭幕式的现场全覆盖;吉利汽车向执委会提供了充足的智能新能源汽车,同时组建了高标准服务保障团队,成立了成都世运会吉利学院志愿者服务队,为全球运动员与嘉宾打造高品质的世运智能出行体验。
问:世运会吉祥物及特许商品备受青睐,请介绍世运会特许商品在设计中是如何展现中国元素和巴蜀文化的,哪些渠道可以购买?
成都世运会执委会宣传部(开闭幕式部)专职副部长高怡强:成都世运会特许经营围绕吉祥物“蜀宝”“锦仔”,并结合世运会的相关特殊标志,累计推出玩具类、徽章类、文具类、陶瓷制品类、生活用品类等16大类500余款特许商品。其中,奖牌冰箱贴、吉祥物基础手办、世运轻盈双肩包、运动系列小徽章、“蜀宝游三国” 公仔等多款特许商品,都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上架即告罄,正在进行第三批次的补货中。
本次成都世运会特许商品充分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国风美学,将巴蜀文化中的生活方式、民俗文化、地域特色进行了提炼,融入了产品开发,为全世界呈现出极具中国风格与巴蜀韵味的一系列特许商品。比如,“四川省拼图徽章套装”凝练了四川省21个地市州的文化精髓,以拼图徽章的形式巧妙地呈现四川地貌与文化,向世界讲述了天府之国的独特故事;“烟火成都盲盒”以吉祥物“蜀宝”“锦仔”为载体,展示出了非遗文化的高超技艺与巴蜀人民的生活追求;“世运会武术联名钥匙扣”是携手中国国家队共同打造的联名商品,以吉祥物卡通形象定格武术的精彩动作,也是我们为世界运动会武术项目做的专项限定商品;“蜀宝游三国” 公仔则是携手武侯祠博物馆推出的特色联名文创产品,吉祥物“蜀宝”与三国角色“诸葛亮”结合起来的公仔形象,让游客带走“三国+世运”的美好记忆;“吉祥物蜀绣冰箱贴”运用非遗蜀绣“晕针”“滚针”“施毛针”等技法,让“蜀宝”“锦仔”在蜀绣大师们的一针一线中变得活灵活现起来。世运会蜀绣特许商品的生产,既是成都非遗技艺的创新实践,也是世运会“文化赋能”理念的生动体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世运精神融为一体,对推动天府文化的传播、传承与创新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本届世运会特许商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采取限定出品、盲盒模式、联名合作等当下流行的文创商品开发手段进行开发经营。期间,经历了多达百次的产品沟通会,平均产品试样次数不低于3次,严格品控,定位精品,让特许商品成为连接世运与大众最好的桥梁之一。消费者既可以在微店、天猫、抖音、小红书、京东官方旗舰店等线上特许零售店选购特许商品,也可以在线下购买。目前,我们开设的218个线下特许零售店(点),主要布局于城市核心商圈与交通枢纽,涵盖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哈尔滨中央大街、以及成都双流机场、天府机场、成都东站、春熙路、天府广场、来福士、万象城、光环中心、红旗连锁超市特许售卖专柜、中石油零售点、罗森便利店等点位,消费者可以前往就近的线下特许零售店选择购买。同时,我们在所有竞赛场馆均设置了特许售卖网点,可以满足观赛人群的购买需求。
问:请问世运会期间,成都城市文化活动的具体开展情况,请为大家推荐成都半日游、一日游的攻略。
城市工作服务部负责人汪锋:自8月3日起,已经有超过2200名运动员和嘉宾报名参与了城市文化体验活动的线路。
在7条城市文化体验线路的17个特色点位中,熊猫基地是大家首选的目的地。此外,武侯祠/锦里、环球中心、宽窄巷子、东郊记忆等点位也普遍受到欢迎。我们推出的夜间特色体验——乘“火锅巴士”赏都市夜景、品尝火锅,再乘锦江游船观灯光秀,最后在望江楼公园欣赏非遗变脸表演,也是嘉宾们出行的热门选项。不少参加了活动的朋友们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布了成都的美食、美景、美好体验,向世界推荐成都。
如果要在成都半日游,我们推荐报名参加熊猫基地半日游,近距离感受熊猫的魅力;也可报名参加武侯祠/锦里线路,领略三国文化精髓,体验老成都的市井烟火;或者走进洛带博客楼(川西客家土楼)和洛带古镇,感受客家文化与成都慢生活的碰撞。此外,我们还推出了两条商圈的游览线路,串联了宽窄巷子、东郊记忆、环球中心、春熙路、IFS/太古里等商圈,让来蓉嘉宾充分感受成都时尚与现代都市活力。
如果在成都一日游的话,我们推荐“世界遗产经典之旅”这条文化体验活动线路,它串联了都江堰与青城山,可以感受世界双遗产的自然与人文魅力。大家也可以选择自由出行,我市所有国有A级旅游景区针对世运会的运动员、志愿者等群体推出了系列优惠政策,同时针对购买世运会赛事门票的观众本人,推出了凭世运会赛事门票可享受景区门票折扣等优惠活动,大家可通过成都文旅的公众号、各景区景点等渠道查询。此外,大家还可以自行选择到金沙遗址博物馆、杜甫草堂博物馆、天府艺术公园这些文旅点位,沉浸式触摸古蜀文明的神秘印记、体悟诗圣遗风的千年文脉、感受当代艺术的蓬勃活力,也可以自行前往其他景区景点和热门商圈,亲身领略成都的多元魅力与独特风情。
问:世运村举办了非常多的文化交流活动,请介绍这方面的相关情况和之后的活动安排。世运村里关于非遗项目的展示是如何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世运村部专职副部长苏波:目前,世运村A区开展了中国非遗文化、中医药文化等互动体验活动,让参赛客群沉浸式体验书画、绳编、蜀绣、剪纸、中医推拿、脉诊等独具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项目,每天超过900人次参与;同时,我们还打造了“汉语桥”中文学习互动体验区,现场指导境外客群朋友学说中国话、学写汉字、学唱中国歌、学起中国名、学做中国菜,受到了境外运动员的广泛青睐,日均有超过600人次热情参与。从8月8日起,我们每天在村内分时段和场景组织开展多场露天演出活动,累计有3000余人次参与,成为了村内最受欢迎的互动交流活动。
世运村闭村前,参赛客群每天都可以在世运村A区参加丰富多元的文化活动。第一,可以学习中国书法、中国国画,试穿汉服,习练太极八段锦,以及体验草本香囊制作等,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第二,可以在互动体验教室参与竹编、年画、面塑、香包等非遗手工艺品的制作,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运动员在制作完成后,可以把自己的非遗作品带回家,留下这份拥有世运美好记忆的“成都礼物”。第三,每天晚上8点至9点,世运村A区互动交流舞台将演出一场融合流行音乐、民族歌舞、中国民乐等元素的微型晚会, 音乐之都的街头艺术表演搬进世运村,让参赛者更加集中地感受音乐之都的魅力和成都文化的沁润。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803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