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时评|80年前的今天 日本投降矣!

来源:看度新闻 2025年08月15日 16:05

80年前,得知日本投降的亲历者是什么样的心情?

在昆明西南联大,教授闻一多曾经发誓,抗战一日不胜利,就一日不剃须。得知日本投降的消息后,他立马去剃了胡须,留下了一张为人熟知的照片。

80年前的今天,重庆一家照相馆里,一位父亲正抱着儿子拍照,他特地让8岁的儿子将一份《大公报》号外叠好拿在胸前,并叮嘱儿子要特意将大标题对着镜头,那张《大公报》号外大标题正是《日本投降矣!》。

80年了,故事还在继续,我们从未忘记。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占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15岁的罗瑾躲进南京安全区逃过一劫。1938年初,罗瑾到“华东照相馆”当学徒工,在为一个日军军官冲洗两卷“樱花牌”胶卷时,发现其中有多张日军砍杀中国军民、侮辱中国妇女的照片。罗瑾气愤不已,他加洗了一套,作为日军的罪证保存起来。

后来,他选出16张装订成一本小相册。他在相册封面上,画了两颗滴着血的心和一把刺向心脏的匕首,旁边写了一个大大的“耻”字。1940年,迫于生计,罗瑾被招募到汪伪某集训队学习电讯技术。他偷偷地将相册转移到集训队驻地毗卢寺。1941年的一天,日伪突然展开搜查,罗瑾赶紧将相册藏到毗卢寺后院茅厕的墙洞内。后来,当他准备把相册转移时,发现相册不翼而飞,为了安全起见,他立刻逃离南京。

其实,相册没丢,同在集训队的吴旋,意外在茅厕,发现了这本相册,看到里面的内容后,他赶紧将相册揣进口袋里后,又在夜里藏到大殿内佛像的底座下。1941年秋,吴旋趁着夜色将相册从佛像底座下取出,塞在小皮箱的底层,并冒着生命危险保存相片,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人投降了,他才松了一口气。

1946年,吴旋听到即将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他将保存了数年之久的16张南京大屠杀罪证照片呈交。这16张照片作为“京字第一号证据”,在对南京大屠杀案主犯谷寿夫的审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罗瑾定居福建大田县重操旧业,开了一家照相馆。1995年6月10日,罗瑾与吴旋时隔半个多世纪后,在南京重逢,已过古稀之年的罗瑾与吴旋还前往毗卢寺,指认当年藏照片的茅厕所在地。1998年,吴旋在南京去世,2005年,罗瑾在上海病逝。

今年,以他们为原型拍摄的电影《南京照相馆》上映。80年了,我们为什么要记住这一天?为了那些没能活着看到这一天的人,为了那些甘愿赴死,只为更多人能活着看到这一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