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传统民居“搬进”地铁站 成都地铁17号线二期省骨科医院站亮相
8月25日,看度新闻记者从成都轨道交通集团获悉,近日,成都地铁17号线二期省骨科医院站已全面竣工,将在不久后与市民正式见面。
据了解,该站地处城市核心区域,紧邻四川省骨科医院及多个高密度居住区,是地铁5号线与17号线二期的“十字”换乘枢纽。车站开通运营后,将高效衔接南北与东西向客流,提升区域交通效率,为市民通勤、就医及休闲出行提供更多便利。
文化赋能
现代站厅再现传统美学
步入17号线二期省骨科医院站站厅,川西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交融并置,营造出古今相连的艺术空间。设计团队从川西传统民居中汲取灵感,以金属和线性灯光等现代材料替代传统木石元素,在保留文化底蕴的同时,传递出轻盈通透的现代气息。

17号线二期省骨科医院站站厅
抬眼望去,站厅顶部采用激光雕刻的银白色铝板,再现川西古建筑中经典的“卷雷纹”吉祥纹样。灯光映照下,镂空图案如云雷流动,寓意吉祥平安、生生不息。

天花板上的“卷雷纹”吉祥纹样
此外,站厅内还“重构”了川西穿斗式结构的形象,光线从结构间隙渗透而出,形成层次丰富的光影效果,唤起人们对传统民居的空间记忆。

17号线二期省骨科医院站
据成都轨道建设公司工作人员谭军民介绍,在设计时站厅运用了传统民居的元素,希望市民一进入车站就能感受到成都独有的文化氛围。“车站不仅是大家匆匆路过的地方,也是一座可以驻足、感受城市文化的站点。”
便民通行
双线换乘“喇叭通道”
作为5号线与17号线二期的“十字”换乘节点,省骨科医院站预计换乘客流将占该站总客流的一半以上。

省骨科医院站换乘通道
为应对较大的换乘需求,车站在设计中使用了独特的“喇叭形”换乘通道,即尽量拓宽通道,最宽处超40米,可高效疏导密集人流、提升通行能力。

“喇叭形”换乘通道示意图
省骨科医院站设计工作人员汪平平解释道,“我们从站台到站厅一共设置了9部电扶梯,其中有6部电扶梯都紧邻换乘通道,乘客出扶梯后只需走10余米即可实现换乘。这些都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少乘客步行距离,提升换乘体验。”

17号线二期省骨科医院站电扶梯
与此同时,便民设计也体现在出入口的设置上,17号线二期省骨科医院站新修了5个出入口,与既有5号线该站的3个出入口共同形成了8个出入口网络,实现了道路两侧全覆盖。

省骨科医院站出入口分布示意图
各出入口高效联通了医院、社区、商务楼宇,有效覆盖了周边几公里内市民的出行需求,能够显著分流站内外客流,缓解高峰时段地面交通压力,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

17号线二期工程示意图
成都地铁17号线二期西起机投桥站,东至高洪站,横跨武侯、青羊、金牛、成华等多个中心城区。线路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成都轨道交通网络,提升市民公共交通出行体验。
截至目前,成都轨道交通正加速推进线路建设,今年计划开通的4条线路均已完成洞通、轨通、电通等关键节点,其中3条线路已进入空载试运行。市域(郊)铁路建设也进入加速阶段,成眉线全线9座车站主体结构已封顶,盾构已累计掘进17000余米,占总长度的89%;成德线8座车站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盾构已累计掘进25000余米,占总量的56%。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803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