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川军精神 抗战荣光”网络文学作品创作大赛获奖作品即将揭晓

来源:看度新闻 2025年08月25日 17:04

讲好抗战故事,弘扬川军精神。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5月26日,“川军精神 抗战荣光”网络文学作品创作大赛正式启动。经过2个多月的作品征集,共征集到210部参赛作品,目前共有60余部作品进入终审阶段展开激烈角逐。本次大赛的获奖情况将于9月公布。

748785b4-8d2f-4b05-88c7-53c80b963885.jpg

在本次大赛中,参赛者通过短篇小说、短剧剧本等体裁,将烽火岁月里的感人故事娓娓道来,涌现了众多内涵深刻,形式创新的优秀作品。例如,参赛作品《传递·阵亡书1937-1945》以邮差视角串联起抗战时期的四川市井群像,借阵亡书与抄手摊承载家国血泪,以小见大,历史厚重感与戏剧感染力十足;《话剧不能停》以抗战大后方的史实为基础,生动再现文化战士以舞台为战场的动人故事,作品中自然嵌套“戏中戏”,悬念丛生,高潮迭起,推理逻辑严密,情感层层递进;《子龙起兮云飞扬》运用闪回的手法,将2025年、1995年、1939年三个时间点的故事巧妙串联,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通过超时空对话的设定,让不同时代的人物产生联系,体现了坚韧不拔、奋勇争先等精神的传承;《我家后厨通古今》以非遗“荥经砂器”为叙事载体,构建“现代非遗传承”与“抗战历史守护”双时空叙事结构,具有现实意义与文化价值。

大赛为何将征稿类型设置为网络文学?今年6月,中国作家协会在发布的《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2024)》中指出,网络文学已成为最具全民性特征的文学样式,用户规模达5.75亿,读者年龄、职业覆盖更广。在“川军精神 抗战荣光”网络文学作品创作大赛中,参赛者们以抗战时期川军的英勇事迹、四川人民的抗战精神为创作蓝本,通过网络文学的新形式重新诠释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内容创作和表现形式上实现了双重创新。

记者了解到,终审阶段的评审团由中国作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成都市作家协会主席熊焱,四川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彦,重庆麦芽传媒有限公司影视专家唐会余,网络文学20年十大奇幻作家、第二届“中华文学基金会茅盾文学新人奖网络文学新人奖”得主“爱潜水的乌贼”组成,涵盖文学、历史、影视等多方面专家。

进入终审阶段,评选作品有哪些标准?“首先,作品必须紧扣“川军精神 抗战荣光”的大赛主题,并以抗战时期四川大后方为宏观背景,重点突出川人舍家为国、甘于奉献的爱国主义情怀。其次,作品内容应积极健康,核心情节与精神内核尊重史实、不歪曲历史,并兼顾可读性与思想性。”大赛终审评委、四川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张彦表示,“许多作品体现了参赛者对四川抗战历史的深入理解与扎实把握,在叙事手法和结构上勇于创新,同时并未忽视历史的真实与厚重。通过细腻的人物塑造和引人入胜的情节安排,赋予了作品强烈的戏剧张力与情感穿透力。可以说,本次大赛为红色题材作品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次大赛收到的作品数量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而且质量也非常不错,让人眼前一亮。”大赛相关负责人表示,参赛者们用了多种多样的创作形式和年轻化的表达方式,生动呈现了抗战时期四川人民的家国情怀和热血担当,有助于传承弘扬抗战精神。

据悉,本次大赛设置一、二、三等奖,获奖者除了将获得奖金外,还能得到版权合同合作机会以及媒体宣传权益包等奖励。另外,据大赛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已有多个影视平台关注本次大赛,部分优秀作品后续将有机会进行影视转化。“当前,市场对于具有深刻历史厚度和情感共鸣的现实题材作品有着强烈的需求。本次大赛涌现出的许多优秀作品,无论是动人的故事线,还是创新的表现手法,都具备了成为优质影视作品的潜力。”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