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时评 | 落马副行长出狱当网红 犯罪经历岂能成流量密码?

来源:看度新闻 2025年08月26日 17:49

近日,一名自称民生银行某支行前副行长的男子肖某开通社交账号,通过讲述自己入狱前的经历受到网友关注。

公诉书显示,肖某当年入狱是因其涉案时任民生银行北京分行航天桥支行行长张某,以高息为诱饵,诱骗被害人签订虚假的理财产品购买或转让协议,并将钱款转入其控制的个人银行账户,骗取147名被害人共计人民币27.46亿余元。最终,二审法院以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判处肖某有期徒刑九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九万元。

肖某的账号能迅速吸引眼球,其根源在于满足了部分受众的猎奇心理。巨大的涉案金额、神秘的金融犯罪手段、“前副行长”的身份标签,貌似就是一部现实版的《华尔街之狼》。然而它模糊的一个基本事实是:这不是一段值得炫耀的“传奇人生”,而是一桩给147个家庭带来巨大创伤的严重罪行。将犯罪经历作为博取流量的资本,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也是对公序良俗的挑战。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当然有权利开启新的生活,然而,回归社会并不等于可以将不光彩的过去包装成“人生资本”来牟利。

8月26日,平台方表示,经核查,该账号发布内容涉及以犯罪经历博眼球,已将该账户禁言。不过,肖某的“网红梦”虽然被按下了暂停键,但由此引发的讨论不应停止。这起事件也是流量时代的一面照妖镜,照见了猎奇与审丑、底线与炒作、个人叙事与公共价值的激烈碰撞。一个健康的社会,应当鼓励改过自新,但绝不能美化犯罪;应当允许多元表达,但必须坚守基本的价值底线。对于金融犯罪,最大的看点从来不是罪犯的传奇色彩,而是它带来的深刻教训和警醒。这才是这起“网红行长”事件真正值得关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