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超”开zua,绝不“假打”
一个zua字,是四川方言在足球运用中的精髓;踢足球叫zua(踢)足球;没踢好,脑壳要zua(低)起;踢好了,台上台下都惊zuazua(惊爪爪)的。虽然李伯伯擅长“假打”,但“川超”绝不“假打”,无论球迷还是足球精神,都是真资格的。
四川足球“不假打”,他们不仅是中国足球“黄色旋风”的缔造者,就连踢坝坝球都别具风格。历史战绩可圈可点:1941年,成都华西坝上的业余球员以5:2的大比分战胜了英国皇家空军足球队,后又战胜了“亚洲球王”李惠堂率领的东方足球队。国际交流毫不逊色:李伯清的皇家贝里斯足球俱乐部曾出征泰国;成都最大规模的业余足球联赛2023年首次设置国际组,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名外籍业余球员参加……业余足球也能踢出不业余的风采。
四川球迷们的热情自不用说,“老辈子”们的热情“不假打”。“小时候爸爸带我去看全兴队比赛,现在我要带爸爸去看‘川超’。”一位“90后”如是说,莫名戳中泪点。“全兴时代”,四川足球风靡全国,“关键一战”更是要提前一周通宵排队才能抢到门票。曾点燃四川足球火种的“老辈子”们也争相出战“川超”,以教练员、技术指导的身份在各地搞“团建”。“魏大侠”魏群在泸州当教练,“灵猫”邹侑根去了宜宾,绵阳队请来“老哥”余东风作指导,不晓得会不会被喊“下课”……有了这群人,“川超”更能带来“回忆杀”。
打完比赛,一起干饭干酒,友谊“不假打”!“好吃”,是跑友们对成都马拉松的美好印象之一,龙抄手、小火锅,生生把马拉松变成“麻辣松”。如今,有一种辣,叫“川超”真的来辣!先不论输赢,各地的土特产,就让人对这一历时近一年的足球赛事之旅充满向往:“成都火锅底料队”战术讲究烫毛肚的“七上八下”;哪个输了,来几个梓潼酥(输)饼;“宜宾燃面下酒队”“雅安砂锅队”“肥肠血旺队”,还未开赛,吃货属性的队名畅想已经无极限。

“川超”遂宁队积极备战揭幕战 摄影/C视觉 刘作鹏

虽然都是业余球员,但“川超”球员们的实力不假,八块腹肌也不假。多个市州的球员选拔搞了三天,用上了折返跑和冲刺跑等专业考察方式。眉山的选拔冒雨进行,有多人曾参加过省队的竞训。南充队前锋林冠杰是国家二级运动员,一身腱子肉是消防队里扛水带练出来的。已经被20个市州盯上想要“围攻”的成都队,更是星光熠熠:37岁老将黄鹤曾代表中国五人制国家队参加过亚洲杯、世预赛;“无业游民组合”汪浩、任骥曾在中超梯队摸爬滚打;“最强滴滴司机”罗驰曾多次入选国青队。卷完球员还要卷教练,中国足协A、B、C级教练证满天飞,亚足联教练证都不是什么稀奇货。
“不假打”源于球员的自我修养,也透露着川人的处世哲学。卷完“摇人”卷训练:球员基础的攀枝花队训练就不基础,早早地就到了成都进行封闭训练;南充队的热身对手都已经找到了“渝超”球队;成都队在训练中已经用上了高科技的数据背心……时时刻刻都在体现认真、踏实的川人精神。当然,“不假打”的核心在于球场上拼全力、不放水,特别是在出线的关键时刻,只拼实力,不搞默契,才能保障“川超”的有序发展。

成都队VS遂宁队门票销售情况 网络截图
“狠话”已经喊了,千万不要“假打”,场子要躁起来哈!揭幕战“预热battle”已经打了几天:“欢迎来成都赏花海,吃兔头,但三分留下!”“豆腐干留给成都啃,成都留给我们啃!”“碎你的梦,蓉城保重。赢了喝酒,输了吃冲。”嘴皮子上的比赛双方不分胜负,球场上要见真章。把场子躁起来,把“雄起”喊起来,把球进起来,就是绝不“假打”的“川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