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追踪!成都龙泉山又发现新物种
近日,记者获悉,历经近十年持续考察,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在龙泉山脉(成都段,即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发现了肖笼鸡、陕南单叶铁线莲、罗甸黄芩3种四川省新记录植物,更培育出具有地域标识性的“成都卫矛”。这些成果不仅展现了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生态价值,也为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了生动的植物多样性样本。
这些被子植物是如何被发现的?它们都具有什么特征?一起来看。
肖笼鸡
肖笼鸡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高30cm,在《中国植物志》中分类归属于马蓝亚族肖笼鸡属,属下仅2种植物,分别为肖笼鸡和贵州肖笼鸡,两种以往记录均不产四川。在中国植物志英文版(Flora of China)中,肖笼鸡被归并到马蓝属,花萼深裂,苞片宿存,呈覆瓦状排列,花粉粒圆球形,易与马蓝属其他种类区别。在龙泉山主要分布在栓皮栎形成的落叶阔叶林林下。
陕南单叶铁线莲
一开始只有花蕾的铁线莲,很难准确定位位置,三小叶又把研究团队引入误区。
陕南单叶铁线莲,实际上它是三小叶,所以团队成员被误导了很久。
陕南单叶铁线莲是个疑难类群,由于铁线莲属本身种类较多,许多种之间具有相似性,研究团队第一次记录到该物种是在2020年左右的冬季,只看到花蕾,一直没见到展开的花,一度认为是云南铁线莲,但又总觉得不太对得上。研究团队反复在不同的时间段对发现位置进行监测考察,但始终未见到展开花的状态。后来研究团队在长秋山考察,又拍摄到相似的青城山铁线莲,在青城山铁线莲的可能性上又犹豫徘徊了很久,直到通过朋友的提示在今年的3月拍到展开的花。经核对标本、请教做铁线莲的朋友鉴定后,确认其为一个很特殊的变种,陕南单叶铁线莲。
找到各种鉴定特征后,长秋山拍摄的铁线莲被鉴定为青城山铁线莲。
罗甸黄芩
罗甸黄芩的发现历时就更长,更为复杂了。在2020年的植被考察中,研究团队首次采集和拍摄到该种照片,经鉴定核对,无法对应到现有的四川分布的黄芩属种类。后来,在扩展检索中,发现与贵州产的罗甸黄芩比较相似,但分布区域和生境相差甚远,不敢确定。
2021年-2022年,研究团队陆续与多个研究唇形科专家进行交流,认为在腺点、绒毛等特征上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外加地理上的隔离,一度当作黄芩属新种准备发表,并为其拟名成都黄芩(如果正式发表,则成都黄芩是第一个以成都命名的植物),并请李聪颖老师绘制了彩色的科学手绘图。
当初一度认为是黄芩属新种,并作为成都黄芩发表绘制的手绘图(李聪颖绘)
但随着网络上图库的资料越来越丰富,在湖南、广西、甘肃、重庆陆续出现与龙泉山发现植株相似的图像资料,并被正式发表为罗甸黄芩,研究团队不得不谨慎给龙泉山产黄芩做一个谨慎的鉴定。经过与罗甸黄芩模式标本以及广西、湖南、甘肃产的标本的核对,研究团队认为龙泉山产黄芩与这些黄芩没有明显的差异,应鉴定为罗甸黄芩。同时,由于这些点位罗甸黄芩的发现,地理分布上基本联系起来了,不再有地理隔离对研究团队认知造成的误导。
罗甸黄芩模式标本,引自 中国数字标本馆(www.cvh.ac.cn)
广西采集的罗甸黄芩标本(2019年)引自 中国数字标本馆(www.cvh.ac.cn)
湖南采集的罗甸黄芩标本(2015年)引自 中国数字标本馆(www.cvh.ac.cn)
同时,在研究团队不断核实的时间段,其他研究人员在重庆市巫山县采集到一种与研究团队采集的标本很相似的黄芩,作为新种巫山黄芩在phytotaxa上发表,文章列举了一些叶片、花丝毛被的形态差异,但未提供分子材料。研究团队认为,重庆产的巫山黄芩与湖南、甘肃、广西产罗甸黄芩是否为同一个种,需要进一步的证据。
巫山黄芩新种发表的论文
巫山黄芩发表所附的图版
根据龙泉山产的黄芩属特点,成熟叶片、苞片近无毛,花丝中部以下被微柔毛明显属于罗甸黄芩的范畴,研究团队认为将其鉴定为罗甸黄芩符合现有对黄芩属物种的范围界定,也符合最近几年陆续发现的罗甸黄芩新分布的地理连续。
龙泉山产黄芩的一些细节照,研究团队认为与罗甸黄芩没有明显的差异
罗甸黄芩种子的体视显微镜堆叠(由成都生物所蒋海波团队提供协助)
罗甸黄芩种子电镜扫描影像(由四川大学黎葭老师提供协助)
至此,困扰研究团队接近5年的龙泉山黄芩属植物终于有一个结论,将其定为罗甸黄芩的四川省新记录物种更为符合罗甸黄芩的形态特征以及地理分布格局(由于最初被当作新种处理,所以研究团队做了非常多的解剖工作和微观摄影工作,现一并附上,供大家了解这一成都市植物多样性成果做参考,也了解植物多样性准确研究的复杂过程)。
罗甸黄芩花期花量大,花序密集,有爆花景观
值得注意的是,罗甸黄芩在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主要分布在常绿阔叶林或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下,生长茂盛,花序大,颜色鲜艳,花期有爆花现象,可以塑造花艺景观,并且为多年生植物,冬季地上部分不枯萎,可以作为未来城市园林绿化以及龙泉山人工林群落优化配置使用的本地物种,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资料来源:植物与生物多样性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