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锦与蜀锦跨越千年首次牵手 《威凤祥麟》双锦艺术摆件发布
近日,织锦工艺上两大织锦技艺,南京云锦与成都蜀锦在各自经历千余年发展后首次历史性握手,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织锦专委会主办的《锦艺赋能 商旅同辉》大会在四川成都顺利展开。此次大会上,南京云锦博物馆与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联手推出了《威凤祥麟》双锦艺术摆件。

此次共同发布的《威凤祥麟》双锦艺术摆件,作品灵感来源于《宋书·符瑞志中》与《宋史·乐志一》的祥瑞记载,“威凤” 象征着尊贵、吉祥与生命力,“祥麟” 代表着祥瑞、仁德与福泽,皆为古代传说中吉祥的瑞兽。作品由南京云锦博物馆国家级传承人周双喜和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国家级传承人贺斌首次联袂巨献,共同制作完成,这款双面非遗融合的摆件,是两大织锦艺术的巅峰相遇,全球更限量666件。

织锦工艺串联着中国丝织文脉上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的脉络,在织造工艺发展上,南京与成都分别发展出了云锦与蜀锦,两种皆是传统丝织工艺体系中的璀璨明珠,展示着我国先人“因地制宜”“多元并存”的繁荣文化。南京云锦博物馆与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皆为该工艺中最权威,且完整保留传统织造技艺与现代化发展的国家二级博物馆,各自承担着历史传承任务,也不断交流着未来发展可能。

我国织锦品类繁多、技艺精湛,但各流派、各地区之间长期处于资源分散、交流不畅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织锦艺术在当代的整体活力与影响力。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织锦专业委员会长期以来密切关注中国织锦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为系统性破除此类发展瓶颈,织锦专委会现在致力于打破地域与体系的壁垒,通过制度化、常态化的高端论坛、大师工作坊、跨界交流与项目共创机制,构建一个能够促进思想碰撞、技艺互鉴与资源共享的行业生态,为织锦工艺创造一个能够产生“化学反应”的交互场域,激发“1+1>2”的协同创新效应,此次云锦博物馆与蜀锦博物馆的联合创作,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首个示范性成果,让中国工艺美术中的织锦艺术从消费边缘,转变为织锦艺术与时尚,并走进消费的中心。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803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