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向新提质 绘就巴蜀锦绣画卷
四川是名副其实的文旅资源大省。10月29日,2025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暨第十一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将在绵阳举行。一年来,全省各地以创新实践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为巴蜀大地绘就出了一幅气象万千的锦绣画卷。

眼下,“川超”联赛战火正燃。在川北赛区绵阳队的首个主场,“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之子邓志平与“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之子于辛携手开球的一幕,让2025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主办地绵阳的红色底蕴再度“出圈”。在绵阳梓潼两弹城,创新推出的原创情景剧《英雄·丰碑》、“争气弹”等文创IP,让红色资源焕发新的生命力,研学游和亲子游热度持续走高。

四川省梓潼两弹城红色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贾鲁蓉:我们还开发了相关研学课程,新建了四川两弹城博物馆和航天科技馆,游客不仅能看老建筑、听科学家故事,还能带走“争气弹”等文创。
两弹城的创新实践,是绵阳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绵阳拿出1.65亿元真金白银,通过培育文旅消费新场景、引进大型营业性演出等举措,持续擦亮叫响“李白故里、两弹一星、熊猫家园”三大IP。

绵阳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 窦建磊:今年前三季度,(绵阳)全市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852.3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8.2亿元。下一步,以承办全省文旅发展大会为契机,打响“青”睐绵阳、“九绵黄金道”等特色文旅消费品牌。
文旅融合的创新浪潮,不仅在绵阳,也正席卷巴蜀大地。在广元,翠云廊景区推出的《点树交印》等沉浸式情景剧,带动2024年翠云廊游客量同比增长39.39%。在甘孜泸定,“飞夺泸定桥”全感互动空间运用VR、AR等技术,让革命历史从书本走进现实。在雅安,大型史诗剧《熊猫归来》引发持续关注,全球首个大熊猫主题游乐园“胖达星球乐园”即将建成,将助力雅安形成从演艺到主题游乐的完整大熊猫文旅体验闭环。

雅安文旅熊猫新城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营运负责人 马明刚:截至目前,大型史诗剧《熊猫归来》成功上演95场。平均上座率达到了85%,累计接待游客达到8.3万余人,胖达星球乐园预计今年12月投入营业。
文化事业与旅游产业,如鸟之双翼,协同振翅方能行稳致远。今年以来,四川文化领域捷报频传:濛溪河遗址群获评“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宝墩遗址入选第五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艺术创作同样成果丰硕,川剧《梦回东坡》、舞剧《陈寿·三国志》等6部作品入围第十八届文华奖终评,“文艺川军”正以扎实的创作实绩,展现巴蜀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四川省文联主席、四川省川剧院院长 陈智林:其实我一个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大家对本土文化,对我们自身的DNA文化有了新的认知以后,奠定了我们自己无穷的自信和深邃的文化感情,形成了我们文化的一种自信。
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同样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市场热度。过去一年,四川通过发放文旅消费券、实施门票优惠等精准措施“引客入川”,充分释放文旅消费潜力。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全省接待游客4365.28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总额235.01亿元,同比迎来双增长;“国庆中秋”假期接待游客超4730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达384.01亿元,展现出四川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头。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803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