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11月25日通水目标!东风渠总干渠迎“装修” 60天完成施工
说起东风渠,成都人都不陌生。始建于1956年的东风渠总干渠是成都平原东部的重大水利工程。自修建以来,一直为成都多地提供着生活、生产及生态用水。
近日,随着断流工程的实施,东风渠总干渠整治项目剩余22公里渠道整治也同步启动。此次渠道“装修”,正是为了消除东风渠总干渠因多年运行而出现的安全隐患,从而提高渠道输水能力,更好保障城乡供水安全与灌区粮食生产安全。
那么,此次东风渠施工目前进行到哪个阶段?断水期间又如何保障水源供给?11月3日,记者从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获悉,东风渠总干渠整治项目将力争在11月20日前完成混凝土浇筑作业,11月25日恢复通水,而后将进行水上改造工程。
整治覆盖范围广、工程量大
用60天完成水下水上施工
日前,随着东风渠总干渠整治项目四标三工段第一块混凝土护坡面板顺利完成浇筑,标志该项目建设进入到混凝土施工的关键阶段,该阶段施工直接关系到整治后渠道的防洪安全与输水效能。

据悉,作为都江堰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之一,东风渠总干渠整治项目剩余22公里渠道整治覆盖范围广、工程量大。工程横跨成华、金牛、郫都、新都及龙泉驿,全线渠道地质条件复杂。针对水下、水上两个不同施工阶段,东风渠管理处制定了60天攻坚计划:前30天集中力量推进护坡底板浇筑、分水洞基础施工等水下工程;后30天重点完成护坡压顶浇筑、信息化设施安装等水上改造。
为保障施工效率与施工期间物资供应,东风渠管理处持续优化工艺工法、保障材料供应,确保工程建设“资源前置、进度可控”。
应急供水多源互补
水库系统储备可利用水量超1300万立方米
按照项目施工进程计划,10月25日至11月25日期间,东风渠总干渠进水口枢纽3公里以下渠段及北干渠、东干渠、老南干渠、新南干渠、眉彭干渠等渠段进行了全面断流。
那么断流期间,沿线影响区域用水应如何保障?都江堰灌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降低断流影响,都江堰灌区目前已启动了备用水源、实施区域转水等综合措施,构建多源互补的应急供水安全网,全力保障断流期间灌区的正常生产生活用水不受影响。
其中,针对成都市内受影响区域的应急供水保障,自9月中旬起,都江堰灌区已有序启用龙池寺、天生堰等5座备用水库进行蓄纳。截至10月22日,水库系统已累计储备可利用水量超过1300万立方米。
自10月19日起,都江堰灌区已对相关渠道实施科学限流,并对关键节制闸进行封堵蓄水。
截至10月23日,已通过总干渠、新南干渠、东干渠等渠道蓄存应急用水近130万立方米。
同时,也将向龙泉驿区供水的5条管道接入成都市大管网,保障日供水能力达到38万吨。

此外,针对下游灌区用水,自9月1日起,都江堰灌区已持续通过东风渠总干渠向沿线及下游区域输水约2亿立方米,充分满足断流期间的综合用水需求。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803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