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900元何以成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19岁男生小郭在上海“错付车费索要无果后自杀”一案有了新进展。昨天,大河报记者从小郭的哥哥郭伟处获悉,家属已收到法院判决书,法院判决司机王某向原告返还小郭多付的900元。
今年3月29日,小郭乘坐司机王某驾驶的车辆到达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东镇某地,双方约定线下交易,车费是110元。之后,小郭通过扫描微信二维码向王某转账支付了1010元。当晚,小郭向王某微信转账留言称“你好我这边付多了,能不能给退回来”。3月31日,小郭为追讨多付车费至公安机关咨询求助。此后,小郭在苏州被发现身亡。
司机王某辩称,小郭下车前称手机快没电了,下车时可能没法使用手机支付,于是提出向其微信转账1010元用以“套现”,而他在扣除车费后已经将900元现金给了小郭。但这个说法因为没有证据法院没有采信。而真相究竟是怎么回事,现在恐怕也只有王某自己心里才清楚了。
据哥哥郭伟讲述,小郭家里有5口人,父母50多岁,父亲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工作,主要靠母亲打零工维持生活,家庭经济条件一般。3月29日正是小郭来上海的第一天,他原本是来投奔堂弟的。可仅仅才过了几天,这个年轻人的未来就随着他的生命一起戛然而止了。
900块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算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对于这个家境窘迫、初到上海的年轻人来说,这笔钱却可能是大半个月的房租、十来天的饭钱,是他立足未稳时的全部安全感。
小郭的心理无疑是脆弱的,但这种脆弱却也正是处于他这种境遇的年轻人难以摆脱的。他的遭遇虽然是一个极端案例,但揭示的问题却具有普遍性:我们该如何为那些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心理承受能力尚且脆弱的年轻人,提供一个更具包容性和支持性的环境?别让社会的第一课成为他们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803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