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举行 成都广电7部作品揽获大奖

11月15日,第31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举行。成都市广播电视台选送的7部作品在盛典中崭露头角,一举斩获 “十佳作品”“十优作品”“好作品” 多项荣誉。其中,《成都大运会》系列片获十佳作品;《我在村里当书记》《文明的回响:中华文明对话希腊文明》《生生不已 安乐哲与中国哲学》获十优作品;《远方的匠心》《时・艺二十四章夏至》《走,去非洲开路》获好作品。


第31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现场
作为国内创办时间最长、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广的纪录片专业盛会之一,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自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30届。本届盛典以“时代纪录 光影华章”为主题,设置了盛典开幕式、“金荔枝·主旨演讲”“金荔枝·台长论坛”“金荔枝·新鲜发布”“金荔枝·业界圆桌对话”“金荔枝之夜·第31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活动共收到1013部作品,经过专业严格的标准和流程,推选出各类别“十佳作品”50部、“十优作品”50部、“好作品”200部,以及优秀编导、摄像、撰稿、音效,年度人物、播出平台、制作机构、国际传播作品、网络作品、栏目等创作单项。
点击图片查看作品
此次成都广电获奖的作品中,《成都大运会》系列片荣膺 “十佳作品”。该片以富有张力的镜头语言,全景式记录成都大运会的热血瞬间,通过小切口的城市和人物故事,在独具中国特色、时代气息、青春风采的国际体育盛会中,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点击图片查看作品
在 “十优作品” 阵营中,三部作品各有千秋。长片《我在村里当书记》,聚焦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基层治理故事,以真实可感的人物群像和情节冲突,生动呈现新时代村干部的责任担当与乡村发展的蓬勃态势。
《我在村里当书记》主创张林林在盛典现场
短片《文明的回响:中华文明对话希腊文明》,从神话相似、智慧相通、丝路相连等多维度对话古希腊文明,见证了两大古老智慧的文化互通,促进了两大文明的交流互鉴。

《文明的回响:中华文明对话希腊文明》主创廖玮佳在盛典现场
微纪录片《生生不已 安乐哲与中国哲学》,专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安乐哲,记录安乐哲用英语传播世界命运共同体故事,探讨儒学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生生不已 安乐哲与中国哲学》主创卢敏在盛典现场
另有三部作品荣获 “好作品” 殊荣。微纪录片《远方的匠心》,将镜头对准共建“一带一路”新征程中的天府力量,以细腻叙事与精致画面,向远在海外的天府工匠致敬;微纪录片《时・艺二十四章夏至》,巧妙融合节气文化与非遗文化,呈现出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下的创新表达;短片《走,去非洲开路》,派出记者奔赴埃及、尼日利亚、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向国际社会展示四川技术、四川经验在非洲的成功实践。生动呈现川企、川人为非洲当地带来的巨大改变,以及中国与非洲人民的深厚友谊。
此次获奖的7部作品,覆盖城市盛会、乡村治理、文明对话、匠人精神、国际开拓等多个领域,既体现了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在纪录片创作上的题材广度、艺术深度,也凸显了其在国际传播、本土文化挖掘等领域的专业积淀,为中国纪录片创作注入了独具特色的 “成都力量”。
近年来,成都广电坚持内容为王,接续榜样力量,坚持守正创新,勇担新的文化使命,始终以匠心守望、以创新致远,持续提升宣传质效,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以优质内容和平台为载体,抢抓机遇、全面布局,持续构建传媒产业新生态;一部部作品如同年轮,清晰地刻录着成都广电人探索的深度与广度,沉淀为品牌自信,转化为传播力量。除第31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获得的奖项外,此前,我台今年已获得包括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省市级内容生产类奖项共219个。我台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2025年“视听中国 全球播映”优秀推广机构,“看度新闻”获得2025年度“优秀广电新媒体”,广播作品《人民路上为人民》荣获第35届中国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一等奖。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成为我台系统性变革与成长的生动注脚。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803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