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丨最新成果发布!成都入选“公园城市卓越城市”,“人气活力”连续两年第一
11月18日,第五届公园城市论坛在成都开幕,论坛上正式发布《公园城市指数》最新成果,实现了全国层面评估的全新突破。
根据《公园城市指数》最新成果评估结果显示,成都综合得分再次稳居全国前5%,入选“公园城市卓越城市”,并连续两年获评“人气活力”方向冠军城市,充分展现成都持续提升城市活力和市民幸福感的探索实践。
“指数”进阶
成都始终位列全国 “卓越城市” 方阵
连续两年获评“人气活力”冠军城市
成果发布环节,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系统解读了公园城市指数评估全国结果、分领域结果、各地区表现等内容,正式公布全国公园城市卓越城市、优秀城市名单,以及档级提升城市、全面进步城市、方向冠军城市三大分项榜单。
其中,在备受关注的“公园城市卓越城市”中,成都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共计17个城市共同入选,继续保持全国公园城市综合表现“第一梯队”。此外,在“和谐共生”“品质生活”“绿色发展”“文化传扬”“现代治理”五大领域前5%城市分项名单中,成都在“品质生活”“绿色发展”“文化传扬”三个领域均有上榜。与此同时,成都还作为“冠军城市”在“人气活力”方向连续两年位居全国榜首,展示出城市的特色烟火气质。

《公园城市指数》发布
据悉,公园城市指数致力于公园城市经验提炼和理念推广,是在中国科协指导下,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联合全国百余位专家自主创新的一套更温和、更包容的新型学术成果和公共技术产品,可对每座城市进行全面评价,分析城市自身的长项和短板。历时五年,公园城市指数研究已实现从框架设计、指标体系构建到全国评估的突破,持续推动建设科学的城市发展评价体系。
“今年保持总体45个指标不变,通过增加数据渠道、优化数据选择,对四个指标进行了迭代升级。在去年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扩展全国数据库,数据总量和覆盖率显著提升,并实现了六个年份延伸覆盖。”石楠介绍道,作为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关于“建立科学的城市发展评价体系”的重要技术手段,公园城市指数从总体框架到具体内容高度契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涵盖了“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将持续打造服务于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的评价体系。
为何入选?
品质生活、绿色发展、文化传扬
指标表现优异
《公园城市指数》最新成果评估结果显示,全国卓越优秀城市主要聚集在东部沿海及长江经济带,逐步形成以城市群为核心引擎、辐射带动全域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在这一格局中,成都表现突出,综合得分稳居全国前5%,与北上广深等并肩列入“卓越城市”方阵。

东湖公园 图源:成都公园城市
成都何以“卓越”?报告评价,成都在“品质生活、绿色发展、文化传扬”三大领域全面领跑。具体而言,从生活空间、生活方式及生活吸引力角度来看,成都在城园融合、绿色生活、人气活力等方向表现突出;聚焦生态系统提升、生态价值转化及发展方式转变领域,成都在生态增值、产业效能、绿色生产等方向亦表现不俗;另外,围绕文化保护、发展及交流等层次,成都通过践行文脉传承、文化驱动、开放包容等方向,“文化传扬”综合表现同样极具亮点。
“成都在公园城市指数评估中始终名列前茅,此次成功入选卓越城市,主要在于其全面发展与特色领域的突出表现。”公园城市指数研究中心主任、成都设计咨询集团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总经理王波表示,成都在文化传扬、品质生活、绿色发展等多个维度均表现优异,相当契合指数对 “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城市”的评估导向,尤其在城市群体中展现出均衡发展的鲜明优势。

论坛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公园城市指数》最新成果首次就城市表现发榜,设立三大荣誉榜单——档级提升城市、全面进步城市和方向冠军城市,具体到“方向冠军”城市,成都市在“人气活力”方向连续两年位列第一。
据报告评价,成都登顶“人气活力”方向冠军城市背后,共有12项核心指标冲进全国前5%,其中“人口综合吸引力”“反馈渠道畅通度”全国第一,“物种丰富度水平”“开放链接度”跻身前三,“生活消费丰富度”位列第五,充分彰显成都作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吸引力与凝聚力。对此,王波也进一步分析道:“全国各大城市能拿到‘方向冠军’实属不易,‘人气活力’重点关注街区空间、绿道建设与居民工作生活氛围等维度,成都凭借绿道生态生活场景、繁荣的商业消费与丰富的户外活动,成为全国人气活力领域的标杆。”
公园城市建设的成都实践
一幅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画卷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温暖空间。
本届论坛正值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五周年,五年来,成都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紧紧围绕国家赋予的示范区使命任务积极探索实践,城市形态更加优美,1500余座城市公园、9800余公里天府绿道、400余公里天府蓝网串联成网,市民“推窗见雪山”年均超过60天。

兴隆湖 图源:成都发展改革
民生福祉更加殷实,分类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探索开展“小学—初中—高中”12年贯通式培养,实行公立医院“一次挂号管三天”,连续16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24位,经营主体超400万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45万户。
治理模式更加高效,深入开展智慧城市国际标准试点,打造智慧应用场景195个,因地制宜划分11.9万个微网格、16万名网格员直达“基层末梢”。
文明底蕴更加彰显,190家博物馆,4000余家书店,8000余家咖啡馆,构筑“家门口”的公共文化服务圈。
安全韧性更加稳固,累计完成老化燃气管道改造2700余公里,建成海绵城市510平方公里,建成高标准农田400余万亩。

图源:成都天府绿道
六载实践,五年探索,成都以公园城市为卷,以新发展理念为笔,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与幸福同频共振的崭新图景。站在新的起点,这座城市将继续在践行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让“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更有形态、“烟火里的幸福成都”更有温度、“奋进中的创新之城”更有活力,向世界持续讲述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成都故事。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803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