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成都造”芯片,攻克世界级难题

来源:看度新闻 2025年11月28日 11:05

日前,在2025年“中国芯”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大会上,位于成都的四川海芯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芯微)凭借其新一代特种行业近程探测专用芯片,成功蝉联第二十届“中国芯-芯火新锐产品”大奖。这是海芯微继去年获奖后,再度摘得这一中国集成电路领域的最高荣誉,标志着成都在高端芯片研发领域 实现了持续性的创新突破。

图片

如果说先进的近程探测雷达是一部“火眼金睛”,那么此次获奖的芯片就是这部“火眼金睛”最核心的“视觉神经系统”。“这款芯片虽仅有指甲盖大小,却集8倍频器、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VCO和下混频器等众多功能于一体,相当于在方寸之间建造了一个完整的微型雷达工作站。”海芯微副总经理李一虎博士介绍,这就像在米粒上雕刻出一幅极其复杂的立体画卷,任何一点微小的偏差都会导致前功尽弃。

为此,海芯微团队采用了尖端的三维电磁仿真技术,对芯片内部的“毛细血管”进行了精准布局与优化,成功攻克了高频干扰等世界级难题,最终让这款高性能芯片在国内的工艺线上成功诞生。

图片

图片

芯片正反面

“该芯片的小型化和高集成度设计,满足了特种行业对高精度、高可靠性雷达探测系统的迫切需求,降低了特种行业近程探测整体系统的成本和复杂度,成功解决了‘芯片支撑’及‘国产化’难题。在进一步推动我国在高端集成电路领域的自主研发进程、促进相关产业链的完善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李一虎说。

图片

作为成都成华区集成电路产业的标杆企业,海芯微的成功正产生强大的“磁场效应”。

“公司吸引了像李一虎博士这样的高端人才‘扎根’成都,并与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携手,共同为行业培养后备力量。我们的技术突破也极大地提振了区域自主研发的信心,公司还与本地企业深度开展定制化芯片合作,批量生产的芯片产品打开多地市场,助力区域汇聚形成更完善的集成电路产业链。”海芯微相关负责人表示。

资料来源:成华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