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分值全国第一!成都两项案例入选2025非遗蓝皮书

来源:看度新闻 2025年09月18日 10:29

9月16日,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暨第四届丹寨非遗周在贵州盛大开幕,会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播蓝皮书2025》《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蓝皮书2025》正式发布。其中,成都彭州非遗音乐大集和崇州道明竹艺村两个优秀案例,分别入选蓝皮书中最具传播影响力非遗活动案例和非遗与旅游融合村寨案例。

据了解,这两部蓝皮书由中国非遗保护协会汇聚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社会力量共同编撰,对2024年非遗传播工作以及非遗与旅游融合工作进行了系统梳理、深度剖析,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从传播数据上看,成都市在城市开源传播、发文总量、社会情绪传播、互动声量、影响力值传播以及综合分值中位列全国第一。

此次入选为“最具传播影响力非遗活动案例”的彭州非遗音乐大集,于2024年11月30日开集,以沉浸式文化派对的创新形态打破传统市集边界。活动打造五大特色场景:炫技大舞台上,广东醒狮、仓山大乐、华阴老腔等近百项民俗绝技昼夜轮番上演;非遗食神街汇集合阳踅面、广西恭城油茶等 20 多种地道风味;曲水长廊间,泉州南音、琵琶与阮、苏州弹评等古韵潮音交织回响;非遗动动手区域提供金陵金箔贴金葫芦、泉州簪花等体验项目;非遗好物街则集结苏州缂丝、酉州苗绣等 40 余种匠心产品,实现了音乐、手艺、美食与科技的多元融合。

image.png

崇州道明竹艺村则凭借“非遗+旅游+文创”的多业态融合,成为蓝皮书中“非遗与旅游融合村寨”的优秀代表。该村以国家级非遗道明竹编为核心,整合中央美术学院传统工艺工作站等资源,打造出竹里建筑群、竹艺工坊、丁知竹手艺人学园、杨隆梅竹编工作室等多元文化空间。游客不仅可在此欣赏新中式建筑美学、体验竹编非遗技艺,还可入住精品民宿、参与竹文化主题互动,感受川西林盘独特的田园意境和艺术氛围,是一个远离喧嚣、实现“诗意的栖居”的理想之地。

image.png

从热闹新潮的非遗音乐大集到宁静雅致的竹艺村落,成都的实践生动诠释了“非遗就在我们身边”的深刻内涵,为全国非遗活化利用提供了鲜活范本。

资料来源:文旅成都

编辑:邓鑫阅(实习)

责任编辑:冯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