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女能人 闪耀新时代丨盘活乡村资源、传承非遗技艺,她们扎根乡间助力城乡融合发展
妇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妇女事业,支持和鼓励每一位女性追逐梦想、建功立业,书写自己的美丽人生。今年3月,全国妇联、四川省妇联分别评选出了一批三八红旗手标兵、三八红旗手(集体)。本期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荣获“四川省三八红旗手”称号的两位蓉城女能人——成都邑启幸福社区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先桃和崇州市道明巧妹子竹编专业合作社副会长杨隆梅,来听听她们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先桃
2018年,有着丰富社区产业经验和中药经验的先桃受邀参与“中药材之乡”大邑斜源小镇产业发展工作。她协助当地社区成立成都市邑源合众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发展乡村旅游和相关产业,促进乡村人才回流、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在大邑县妇联的指导下,先桃组织了一批年龄从26到60岁的妇女学习手工钩编,孵化成立了一支手工组织,让不少妇女在家利用闲暇时间钩编增收。
在助力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先桃也十分注重生态保护,倡导古茶树资源“先保护、再发展”。她以共筹共享共发展模式,实施“大邑古树茶保护及中药材套种”项目,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创新培育多种独具中药特色的茶品。她租赁当地土地,带动村民进行维护、种植等劳作;与专业茶艺师、在地农艺师技术合作;和村集体开展闲置空间合作,利用当代设计和新媒体传播等优势,保护古茶树200余棵,育苗20000余株,盘活老茶树资源。
近年来,成都市妇联大力实施“创新创业巾帼行动”,举办蓉城巾帼学院培训和蓉城巾帼创意集市,进一步服务女性创业优秀人才,助力广大妇女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展现巾帼担当。作为“指尖的爱·四寻”乡村最美女创客,先桃多次参与其中,通过互动交流,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姐妹。她表示,感谢各级妇联组织的培养和信任,为和她一样的创业女性提供了学习交流经验的机会和宣传展销创业产品的平台。
听听她的展望
“作为一名乡村工作者、四川省三八红旗手,我将继续致力于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和妇女儿童权益宣传,以在地文化为引领、搭建互助平台为更多女性提供培训,让数字赋能乡村,助力城乡融合发展。未来,我们将加强与其他区域和平台合作,共同培养乡村居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同时为城市社区提供更多优质的农副产品,让城市多领域的人才、模式向乡村双向奔赴!姐妹们,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我们是参与者、见证者、实践者,我们不仅是对一粒种子一片土地的耕耘,我们肩负着新时代的使命,我相信,通过我们的携手努力,乡村会变得更加美丽!”
杨隆梅
杨隆梅出生于竹编世家,大学毕业后,她毅然回乡投身竹编事业。经过多年的摸索尝试与实践,在考虑到既不流失竹编艺人、又能传承竹编技艺的同时,杨隆梅于2014年成立了巧妹子竹编专业合作社,组织有较好技艺的竹编艺人走出一条“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路子。目前合作社拥有版权专利30余项,年产值达600多万元。
在杨隆梅的不懈努力下,道明竹编文化声名远扬,杨隆梅也获得四川省巾帼建功标兵、四川省三八红旗手、第二届中国妇女手工创业创新大赛“最佳传承奖”等多项荣誉。她还受邀前往德国、英国、希腊等多个国家进行中国文化交流,其作品也远销日本、韩国、英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更好提升竹编手艺人技能,每年杨隆梅还会举办两次定向培训班,开展“非遗进社区”活动,免费培训细丝竹编技艺,所有人都可以报名参加。同时,她会对手艺人的长项进行梳理和分类,了解他们各自擅长的技艺以及身体状况。
多年来,杨隆梅热心解决村里妇女群众的就业问题,免费对当地妇女、留守老人、残疾人(手无残疾)提供免费技术培训,提供工作岗位,带动当地老百姓近3000余人实现居家灵活就业。在合作社的带动下,村民的经济收益也发生了变化,年人均增收达到5000元-12000元。
杨隆梅还筹资建立杨隆梅工作室,配合民俗,为游客提供乡村旅游、非遗体验的特色定制项目,让游客深度感受道明竹编的魅力和竹编技艺的文化。不仅如此,她还用年轻人的思维和活力,把编织的“展示窗口”从村里的作坊、展会的摊位,转移到抖音等网络平台,与各地网友互动交流,实现竹编体验的“线上教学”模式。
听听她的展望
“末来我也将继续用热爱和责任浇灌初心使命,努力发扬和传承非遗竹编技艺,带动家乡发展、促进百姓增收。在这里,也诚挚地邀请大家空了能来我们道明镇竹艺村,在绿叶竹枝间,品味非遗文化的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