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建设年”工作进行时⑬】陈贵静执委工作室:链接“两岸”资源 赋能乡村振兴 搭好“白鹿桥”
今年以来,成都市妇联对标落实“组织建设年”工作目标任务,创新思路、链接资源、突出特色建好用好一批“执委工作室”,充分调动各级妇联执委履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推动妇联执委发挥作用、激励执委担当履职,不断提升妇联执委的服务水平和能力素质,真正让执委作用“实”起来,作用“活”起来,力量“聚”起来,把联系服务妇女群众的工作做深做实、做出成效。
陈贵静:现任彭州市白鹿镇白鹿顶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村妇联主席、四川省台联副会长,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第十三、十四次妇代会代表,成都市第十四届党代表,成都市第十五次妇代会代表,彭州市妇联第十四届执委。曾获成都市优秀共产党员、成都市劳动模范、成都市“蓉城先锋”党员示范标兵等荣誉。从2013年至今,陈贵静扎根山区10余载,立足村情实际,以加强两岸交流合作为抓手,在资源活化利用、产业创新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等方面积极聚力,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探索出村美民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子。2023年,白鹿顶村实现年均接待游客8万余人次,村集体资产达2138万元,集体经济收入499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万元。白鹿顶村被评为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四川省级“四好”村。陈贵静执委工作室于2024年6月成立。
加强两岸交流,做优本土特色产业结构。陈贵静充分发挥四川省台联副会长的作用,建立完善与台资台企合作机制,畅通交流合作渠道,促进产业发展、村民增收致富。以“乡愁”为纽带,吸引台资企业、台湾同胞来彭实地考察,推动白鹿顶村与台丽集团等4家台资台企及台湾青年创业团在山地旅游、数字农业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13项。与台湾食品加工厂深度合作,建成高山野菜、山猪肉、茶叶初加工生产线。建成“红色电商·两岸同耕”抖音助农直播间,注册“白鹿顶”商标,通过“党员带群众”“师傅带学徒”等形式帮助村民销售羊肚菌、白茶、中药材等白鹿顶优质特色农产品,解决了老百姓的销售难问题,推动村民增收。整合台资、村级资金300余万元,盘活空闲民居、闲置土地等资源,修建“鹿顶半山步道”,打造“鹿顶记”民宿、“野行”露营基地等,推出了山下集散、半山休憩、山顶观景的山地度假方式。
重视实践教学,培育乡村振兴女性人才。陈贵静坚持分层次、分类别拓宽人才培养途径,探索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立足资源禀赋与发展方向,挖掘30多名本土种养殖“土专家”,指导村民种植药材、蓄养家畜,为村民增收致富解疑答惑。为培育壮大“助农直播”技能人才队伍,组织专业技能人才到郫都区战旗村学习助农直播,与台企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共育机制,累计派出160余名党员和妇女群众外出学习农业发展、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助力妇女群众提升农业生产和就业创业技能,积极吸引120余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组织成立女子手工作坊,积极联系社会公益组织,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通过课堂教学、现场观摩、实战演练等形式,开展刺绣、糕点加工、茶叶制作、布艺扎染、民宿经营等培训,使40余名妇女熟练掌握手工工艺,带动200余名妇女掌握一技之长,村集体企业创收71万元,让妇女群众共享人才红利。
传承文化“根苗”,培育淳朴善良的乡风民风。陈贵静积极探索党建带妇建,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引导基层妇女群众听党话、跟党走。运用《艺文类聚》《白鹿寻踪》等文献对于白鹿的记载和描述,赋予白鹿村文化传承的时代内涵,带领本村妇女参与打造鹿饰文创小物、小鹿不倒翁等文创产品。组织亲子家庭开展“书香白鹿·亲子阅读”乡村阅读推广活动,组建“青春乐队”“巾帼文艺服务队”,陶冶妇女群众和家庭成员的情操。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修订出台村规民约“白鹿顶十则”,引导村民养成淳朴善良、热情友善的品性,形成至纯至善乡风民风。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她非常关注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提出了提高农村老年人养老待遇、推动农村基本养老服务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等建议,组织本村青少年参与敬老孝老爱老特色活动,引导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家庭观、亲情观,传承尊老爱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