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建设年”工作进行时⑳】青白江区:创新组建“爱心妈妈”妇联 推进结对关爱服务走深走实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省委市委全会精神、成都市妇女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精神,围绕省市妇联“组织建设年”统一部署,各区(市)县妇联创新思路举措,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打基础、增活力,进一步夯实基层妇联组织,促进工作拓展延伸,取得良好成效,现将有关经验做法刊发,供相互交流学习。
青白江区
创新组建“爱心妈妈”妇联 推进结对关爱服务走深走实
青白江区辖7个镇(街道),83个村(社区);全区总人口60万人,儿童约9万人,现有留守、困境儿童140名。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重大决策部署,青白江区在“爱心妈妈”群体创新组建妇联,通过建好妇联组织、赋能妈妈成长、做好关爱服务,推进“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工作走深走实,用心用情提升儿童和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摸清底子,建好妇联组织
一是组建“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伍。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加强宣传,线上在“巾帼青白江”公众号发布《“爱心妈妈”倡议书》,线下利用执委会、家庭教育讲座、人才交流活动等进行发动,共遴选111名爱心人士加入“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
二是成立“爱心妈妈”妇女联合会。成立以社会组织负责人为主席、凤凰湖社区妇联主席和嘉合置业(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为副主席,教育、心理健康等领域专业知识人士为执委的“爱心妈妈”妇联,凝聚全职妈妈等领域爱心人士广泛参与,构建全域辐射、广泛吸纳、灵活开放的妇联组织体系。
三是创新工作模式。凝聚爱心力量,整合关爱资源,创新“村(社区)妇联点单+‘爱心妈妈’分类接单+妇联宣传赋能”工作模式,建立“1+N”个服务站点,为留守、困境儿童提供家教指导、心理疏导等专业化、个性化志愿服务,延伸服务特殊教育学校、工程职业学校和乡村学校等其他困难儿童,形成协同联动、形式多样、广泛参与的关爱服务格局。
二、搭建台子,赋能妈妈成长
一是打造“爱心妈妈”驿站。联合凤凰湖社区、嘉合置业(成都)有限责任公司,依托逸时书屋建立凤凰湖“爱心妈妈”驿站,设有家庭书屋、心理咨询角、妈妈微课堂、妈妈互助区等活动空间,面积约720㎡。打造“爱心妈妈”驿站logo和slogan,通过驿站品牌建设和文化传播,增强驿站的社会影响力。
二是实施“爱心妈妈”成长计划。分批分类开展“爱心妈妈”赋能培训,围绕法律知识、儿童心理健康、沟通技巧、教育方法等,开设法律知识、心理疏导、健康保健等课程50余场次,增强“爱心妈妈”关爱服务能力,更好满足结对儿童多样化需求。
三是成立“爱心妈妈”公益基金。拓宽社会募捐渠道,依托慈善平台设立巾帼有爱·“爱心妈妈”公益基金,鼓励企业、个人等进行公益捐赠;同时强化自我造血机制,设立爱心展售群,将“爱心妈妈”和儿童共创、孵化的文化产品进行售卖,收入全部归入公益基金,为“爱心妈妈”公益基金提供可持续支持。
三、铺好路子,提升关爱质效
一是结好关爱对子。联动区民政局,组织各镇(街道)对辖区留守和困境儿童进行走访摸排,共确定关爱对象114名。按照就近就便、相互自愿和相似原则,根据“爱心妈妈”特长优势与留守、困境儿童结成“一对一”“多对一”或“一对多”的帮扶对子,做到结对关爱全覆盖。
二是整合资源汇聚社会力量。链接民政、卫健、教育和公检法等部门资源,以及兰心读书会、家庭教育协会等项目资源,发挥冯利华执委工作室、“晶晶热线”工作室作用,为“爱心妈妈”群体结对关爱提供专业化支持保障。联动四川佳迅物流有限公司、青白江区女企业家商协会等80余家爱心企业广泛参与结对关爱服务,征集爱心物资上万元,开展留守、困境儿童慰问活动上百场。
三是实施童伴关爱计划。以“‘爱心妈妈’+爱心子女”的家庭组合形式,形成“1+1>2”的帮扶效果,集中组织开展“心语心愿”“常来常往”“把爱带回家”等文化体验、参访研学类亲子关爱服务活动20余场,推动“爱心妈妈”与困境儿童家庭共成长。